第一百一十八章(1 / 2)

李纨自个做主的事都不大,就算邢夫人到了,做法其实也不会相差太远。

可邢夫人心里隐隐觉得不对劲。

最近一次发月例银子的时候李纨更是不与她商量,便从账房提了银子回院子里发放。

她跟贾赦抱怨,贾赦懒得理,无人可说,只得写信来跟王熙凤抱怨。

王善保家的也私下让人带话,说李纨每天会去王夫人那边请安,一开始王夫人不见,最近这一个月,李纨去个三四次,王夫人总会见个一两次。

贾兰有时候会跟着李纨去看王夫人,近段时间便经常在贾母房中贾宝玉跟前提起祖母,勾着贾宝玉一起去看王夫人。

贾母自然是不悦的,但也没有说什么。

人家儿媳妇去给婆婆尽孝,也不是瞒着偷摸去,她这个做太婆婆不能出面拦着。

王熙凤看完只心中冷哼。

这就是她那心如止水鉴常明的好大嫂。

躲在自己婆婆身后,不声不响的把丧夫之痛卖了个好价钱。

那会,贾家女眷的月钱自有规矩。

贾母是二十两,国公爷的老姨娘们,每月五两。

贾家儿媳妇里已经荣升太太的邢夫人跟王夫人也是二十两,后院的姨娘们每月二两。

到了李纨跟王熙凤这一代的孙媳妇,正常都是五两。

可李纨死了丈夫,守着儿子,王夫人便做主把她的月钱提到了十两,生生比同为儿媳妇却整天忙得吃不上饭的王熙凤多了一倍。

这还不单止,贾母可怜她寡妇失业,私下每月贴补十两。每年庄子交租有她一份,年例更不用说。除此之外,后来那诺大一个大观园,一应花销都由李纨掌管。

她跟贾兰的吃喝拉撒本来就全是公中支出的。

多出来这些全部都可以进她的荷包,王熙凤替她算过,一年下来少说进账四五百两。

她那会就一直觉得不平衡,只怨同人不同命。

人家死了丈夫的日子过得清闲自在,荷包鼓鼓,整日家的跟一群小姑娘吟诗作对,宴客吃席。她这个有丈夫的,丈夫整天沾花惹草,回家偶尔跟她献个殷勤除了要钱还是要钱,平时她回到屋里哪次吃的不是热了又热的饭。

那要个丈夫何用,拿来添堵么?

她把贾琏娶二房的捅了出去,未尝不是因为李纨“金玉在前”。

她这个大房唯一的儿媳妇,贾琏没了,贾家便得供养她一辈子。她再也不用跟人置气。每一分争回来的钱稳稳进口袋。

没儿子算什么,草字辈的贾家子弟不要太多。

她只要一放声,抢着叫她当娘的人能在她面前排到京城门外。

只可惜她,醒悟得太晚。

王熙凤略略一想,便提笔回信给邢夫人。

第一件事是直接提醒邢夫人,二房占了那么些年的荣禧堂,绝不可能退回去当一个什么都不是的次子。

第二件,是提了一下李纨的月钱,一年的进账,跟李纨可能有的那些个野望。

王夫人不可能再重新掌家,王熙凤这会摆明跟王夫人不是一条心,贾政自然要把儿媳妇推出来占住位置再重新谋划,李纨便顺水推舟的出来,能揽多少权便能有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