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尖锐铜钲响,如同一把寒光凛凛的匕首,瞬间刺破厚实牛皮营帐。彼时,赵括正全神贯注地俯身于案几之上,手中炭笔在摊开的弩机图纸上轻轻游走,眉头微蹙,神色凝重。墨离新改良的连弩,虽已具备三矢连发的强大威力,可机括磨损过快这一棘手难题,依旧如阴霾般沉甸甸地压在他心头,挥之不去。恰在此时,帐外传来斥候急切呼喊:“报!秦军两千轻骑现于空仓岭!” 这一声通报,仿若一道惊雷在营帐内轰然炸响,惊得赵括指尖一颤,手中炭笔不受控制,在羊皮纸上划出一道长长的、触目惊心的裂痕,恰似一道狰狞未愈的伤疤。
“传令强弩营,即刻列成三列,依次轮射,务必让箭矢精准压着敌军马蹄。胡骑营,按兵不动!” 赵括迅速回过神来,果断下令。他一边说着,一边利落地将图纸卷成筒状,顺手拿起一旁青铜镇纸,稳稳压住末端翘起边角。在下达 “按兵不动” 这四字指令时,他特意加重语气,目光如电,迅速扫过帐中诸位将领。只见陷阵司马紧咬着牙关,指节因用力过度而捏得泛白,显然对这种看似保守、“只守不攻” 的打法极为不满,脸上愤懑之情溢于言表。
秦军马蹄声由远及近,仿若沉闷雷声,滚滚而来,响彻山谷。当第一波骑兵气势汹汹踏入弩箭射程之时,赵括高高举起的令旗却在半空中陡然停顿。他目光如炬,紧紧盯着那些秦军士卒看似杂乱、实则暗藏玄机的阵型,瞳孔微微收缩,心中瞬间了然 —— 这绝非一场真正进攻,分明是敌军精心策划的试探。“即刻告知弩手,务必留存三成箭矢。” 他压低声音,神色凝重地对身旁军侯低声叮嘱,声音里不自觉带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转瞬之间,第一轮箭雨仿若密集黑色雨点,裹挟着凌厉气势,呼啸而下。秦军士卒纷纷中箭,惨叫连连,瞬间丢下二十余具尸体,狼狈不堪地迅速后撤。赵括快步登上了望塔,目光紧紧追随着秦军撤退身影。只见他们撤退时步伐整齐划一,毫无慌乱之态,显然训练有素。赵括见状,心中愈发笃定自己的判断,猛地转身,一脸严肃地对墨离说道:“速去彻查,看看他们遗落的伤兵之中,是否有人携带着特殊标记之物。” 墨离心领神会,立刻领命而去,脚步匆匆,动作麻利。他深知,主将既然下达这样的指令,必定是敏锐察觉到了某些异常。
与此同时,在营地另一隐蔽角落,廉颇头戴斗笠,身着普通士兵服饰,巧妙混在士兵中间,正目不转睛地观察这场防御战。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眼神依旧犀利如鹰,透着岁月沉淀下来的睿智与沉稳。看着赵括在战场上指挥若定、有条不紊的模样,廉颇心中暗自思忖。他注意到,赵括并未如陷阵司马期待的那般贸然全力出击,而是巧妙精准地控制着弩箭发射节奏,每一次放箭都恰到好处,既有效威慑了敌军,又避免了无谓的箭矢损耗。这种打法与他自己坚守三年的战术虽有所不同,却也在看似平淡之中暗藏几分精妙,让人不禁心生感慨。
此时,在遥远的邯郸城内,一场看不见硝烟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热闹茶肆里,人头攒动,喧嚣嘈杂。说书人站在台上,眉飞色舞,一边用力拍着惊堂木,发出 “啪” 的一声脆响,一边唾沫横飞地讲述着:“听闻那赵括,每日就知道窝在营帐里摆弄那些图纸,瞧见秦军来了,也只敢远远放箭,半点没有咱们赵国男儿应有的血性与豪情!” 台下听客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声此起彼伏,脸上满是疑惑与不满之色。而在巍峨庄严的王宫之中,赵王正端坐在宝座之上,眉头紧紧皱成一个 “川” 字,静静地听着近臣小心翼翼地转述这些市井间流传的传言。
“大王,依老臣之见,赵括如此按兵不动,恐怕其中暗藏通敌之嫌啊。” 平原君赵胜双手捧着玉笏,上前一步,声音在空旷寂静的大殿中悠悠回荡,显得格外清晰。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中玉笏轻轻敲击着面前青铜案几,每一下敲击都仿若一记重锤,重重敲在赵王的心头,让赵王内心愈发不安。“廉颇将军在此坚守三年,虽说未曾取得大胜,可也凭借坚守之策,成功阻挡了秦军进犯,未让秦军得逞。如今赵括一到,既不主动进攻,也不积极出击,这其中缘由,只怕大有文章,不得不让人起疑啊。” 赵胜言辞恳切,目光中满是忧虑。
赵王坐在宝座上,手指无意识地反复摩挲着腰间佩戴的玉佩,那是他平日里最为喜爱的饰物,温润触感此刻却无法缓解他内心如潮水般涌来的焦虑。他微微叹了口气,神色疲惫,带着一丝疑虑缓缓说道:“即刻派人前往长平,好好看看赵括究竟在搞什么名堂。倘若真有任何异动,务必第一时间回报于朕。” 说罢,赵王靠向椅背,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无奈与迷茫。
在长平军营,赵括恭敬地接待了赵王派来的使者。使者脸上虽带着笑意,言辞间也满是赵王的问候之意,可那目光之中,却隐隐暗藏着怀疑与审视。“武安君,大王命我前来询问,为何面对秦军这般挑衅,您却迟迟不发起进攻呢?” 使者目光紧紧盯着赵括,话语中带着明显的试探意味。
赵括神色平静,不慌不忙地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详细布防图递到使者面前,语气坚定,条理清晰地说道:“烦请您转告大王,秦军此次前来试探,其真实意图不过是想摸清我军虚实罢了。若此时我军贸然出击,正中他们下怀,必定会陷入敌军精心设下的圈套。依我之见,我军只需牢牢坚守壁垒,以逸待劳,耐心等待秦军露出破绽,届时再一举出击,定能将其击溃。” 赵括说罢,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眼神中透着自信与从容。然而,使者听了他的解释,脸上的表情却并未因此而有所缓和,依旧带着一丝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