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卫详细汇报着,原本他们还想买一块献给皇上品鉴,可一听价格高昂,立刻打消念头。
他们的俸禄本就不高,要是自己掏腰包岂不是亏大了。
其实这些事情他们早前已经上报过,只是朱元璋当时并未细看,也未重视,只晓得李伟在做些小买卖罢了。
朱元璋仔细盘算了一番,倘若每日能售出五十块香皂,按每块两百五十文计,便是十二贯五佰文。
李伟做了这些时日,所获之利恐怕已超出他一年的俸禄。
更别说他还添置了几名仆人协助工作,今后产量定会大幅增加。
若是一日可造百块,则为二十五贯,一载便是近万贯。
一日千块,一年即十万贯;万块一年,则达百万贯。
数字一算清,朱元璋顿时坐立不安,从龙座上猛然起身。
他对百贯、千贯之事尚可忽略,可面对万贯乃至百万贯却无法漠视。
如今的大明百废待兴,若能得此巨资,无论北伐还是处理政务都将事半功倍。
“这个混账东西,有这样的宝物竟藏而不献!”
怒骂过后,朱元璋忽然想起李伟确实曾提过类似的东西,只是被他以奇技淫巧的理由否决了。
糟了,这可怎么开口再去索要?
朱元璋眉头紧锁,一时苦恼,只怪当初李伟未将话说透彻。
“你们可看清他是如何制这……香皂的?”
朱元璋严肃地询问。
“这……我等只在远处观望,具体工艺并未瞧得明白。\"
李伟宅院的围墙外总有亲兵驻守,香皂的制作虽简单,但也非远观几眼便能洞悉。
“听着,给我盯仔细了,把他的步骤全都记录下来!”
“遵旨!”
“此外,此事切勿外泄,若有违令……”
朱元璋眯着眼睛,语气低沉。
侍卫急忙回道:“陛下请安,属下定当守口如瓶,绝无半句传出!”
“嗯,如此甚好,退下吧。\"
恐吓一番后,朱元璋恢复平静,挥手遣走侍卫。
------------
回到内廷,朱元璋先往马皇后处报到,接着前往郭惠妃住所。
郭惠妃乃郭子兴之女,马皇后之义妹,除马皇后外,唯有她最受宠爱。
朱元璋到达时,郭惠妃已梳妆完毕,二人闲谈片刻,随后朱元璋拉着她一同查阅资料。
“爱妃今日香气袭人,用了何等香料?”
临别之际,朱元璋闻着爱妃身上的馨香,好奇地问道。
朱元璋怔了一下:“这并非香料,而是沐浴时用了某种名为香皂之物残留的香味。
爱妃,你觉得如何?可还喜欢?”
郭惠妃柔声道:“这是徐家女儿所赠,宫中不少人都有。\"
“是燕王家的那个?”
“正是。\"
朱元璋口中的燕王自是朱棣。
“老四也该归位了,年后便让他前往北平就藩。\"
郭惠妃低声应允,这类政务她不便多言,后宫之中除却马皇后,其余人等皆不敢妄议外朝之事。
朱元璋知晓后宫不得干政乃是他定下的规矩,遂将话题转回香皂上。
“爱妃,若此香皂售价三百文,你是否会购买?”
郭惠妃沉吟片刻:“或许会吧,如此佳品,三百文并不算贵。\"
“三百文不算贵?你这败家女子!”
朱元璋微怒。
郭惠妃也嘟嘴不满:“你吼什么,我又没买!”
虽不及马皇后般掌控皇帝,但她偶尔撒娇使性子还是可以的。
朱元璋自觉理亏,哼了一声便不再言语,可一想到那人闷声赚钱的模样,心中便隐隐作痛。
此物定要弄到手,明抢不成便偷,偷不到……再换明抢!
李伟尚不知自己那宝贝香皂已入朱元璋法眼,次日依旧如常上下班,混日子等待下班。
如今燧发枪开始正式投产,然而兵仗局的工匠稀缺,弹簧钢的产量完全凭运气,常常炼制多次才有一批合格产品,故而生产进度极缓,一天不过十余把,按这般速度,没有几个月甚至半年难以实现批量装备。
不过先制作数十把用于训练并无问题,几日内便可完成。
正在内阁混日子之际,宋忠来访。
“李大人!”
宋忠先行了一礼。
“哦,宋忠,许久不见,你今日为何而来?”
李伟热情招呼,宋忠是他在这个明朝少数熟识之人,于他心中堪称挚友。
宋忠腼腆地笑了下,虽然李伟对他的印象不多,但他可是常在李伟家附近的墙头晃悠的,虽说不是每天都见面,但也算得上隔三岔五就露个脸。
此刻面对李伟的热情,他竟有点儿局促不安。
“李大人,圣上吩咐我带三十名亲卫,跟着您一起训练,不知咱们何时开始呢?”
李伟听完明白了,这是朱元璋派来的要接受三段击训练的亲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