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浪淘沙录(1 / 2)

第一章 春闱血案

景泰十七年三月,琼林宴的鎏金烛台映着新科进士们绯红的脸。周衍端着犀角杯,目光扫过左首第三席那个青衫少年。那是探花郎沈砚秋,其父沈修然正是三年前弹劾他私吞河工银的左都御史。

\"探花郎可曾去过城西慈恩寺?\"周衍忽然开口,杯中酒液泛起细微涟漪,\"老僧悟真的《大光明经》抄本,贫僧记得沈大人书房也有一本。\"

沈砚秋握杯的手骤然收紧。三年前父亲暴毙前,确曾在慈恩寺与悟真密谈,案头那卷经书里,藏着周衍贪墨黄河治理款的账册副本。此刻殿外突然传来金吾卫的呵斥声,七八个带刀侍卫拖着个血人闯进来——正是慈恩寺的知客僧。

\"陛下,\"周衍叩首时袖口滑落半寸,露出腕间赤金绞丝镯,那是后宫刘贵妃所赐,\"此僧私藏禁书,妄图蛊惑新科进士。\"他指尖轻叩案几,暗格中滑出一卷《璇玑图》,墨字间用朱砂标着各府衙密语,\"更可疑的是,这些符号与沈大人当年奏折上的批注如出一辙。\"

新科进士们顿时哗然。皇帝李恒盯着那镯子,喉间泛起苦意——这是他去年赏给刘贵妃的生辰礼。阶下知客僧突然喷出一口血,用食指在青砖上划出个\"河\"字,便气绝身亡。沈砚秋猛然想起父亲临终前攥着他的手,指甲深深掐进他掌心:\"黄河...浊浪...\"

第二章 铁券迷局

五月端午,龙舟赛的喧天锣鼓中,周衍的官船缓缓泊入扬州码头。舱内跪坐着盐运使王崇焕,面前摊开的账册上,\"岁供\"二字用密蜡填过,刮开后露出\"周府\"二字。

\"今年两淮盐引...\"王崇焕声音发颤,舱外突然传来水鬼的夜号。周衍慢条斯理地拨弄着鎏金算盘,每颗珠子都刻着半枚虎符纹样:\"上月京中送来的铁券,王大人可试过真伪?\"

所谓\"丹书铁券\",是皇帝年初为安抚功臣所铸,周衍却暗中命人仿制了二十余块。王崇焕额头冷汗直冒,他上月正是凭着假铁券,私放了三十艘走私盐船。忽闻舱外水花巨响,一个浑身水草的人被拎进来,颈间挂着半块铁牌,正是沈砚秋的贴身书童。

\"沈探花果然聪明,\"周衍用银簪挑起书童眼皮,瞳孔里隐约有朱砂点染的\"盐\"字,\"可惜他不知道,真正的铁券符文,藏在《大楚会典》第七卷夹层里。\"他忽然将算盘推给王崇焕,算珠相撞发出清脆响声,\"明日巳时,运河第三闸口,该让某些人看看,什么叫水漫金山。\"

第三章 天象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