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42年闰9月21日,刘湛和向进率领的这支宋军在前往定川寨的路上与一支数量庞大的西夏军队不期而遇,结果自然是宋军战败,宋军残部退守附近的一处峡谷。得到战报,葛怀敏大喜:西夏人的主力原来在刘湛这边,幸好我是分路而进,要不然可就真的扑空了。
于是,葛怀敏紧急命令其他两路的宋军驰援刘湛和向进所部,而他自己也准备率军前去增援。可是,还没等他出发,另一份军报又传了上来:西夏军队已经越过边境正在向定川寨突进。
怎么又是西夏人?到底哪一路才是他们的主力?到底李元昊的亲征大军在哪里?就在葛怀敏晕头转向的时候,另一名斥候又送来一份情报:五千西夏骑兵已经风尘仆仆地进抵至定川寨前。
连续的讯息轰炸让葛怀敏顿时方寸大乱,他开始在军帐里来回打转,可就是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最后,当得知曹英与李知和等人已经领兵率先进驻定川寨之后,葛怀敏决定不去救援刘湛而是要放手一搏,他命令全军各部要不惜一切代价赶往定川寨。
上天保佑,葛怀敏这回还真的赌对了,李元昊率领的亲征大军主力正是在定川寨方向,先前击败刘湛和向进的那支西夏军队只是李元昊派出的一支偏师。这天中午时分,葛怀敏终于率军进入了定川寨。然而,让他欲哭无泪的是,他刚一进去,李元昊的十万大军就围了上来。
多么讽刺!李元昊还没发出邀请,葛怀敏就自己钻进了瓮中!不过,葛怀敏的目的也达到了,他不就是要跟李元昊硬拼硬吗?在另一头,李元昊同样也很激动,葛怀敏这一次可是带了六七万人出来,这么大的一条鱼可是李元昊从未见到过的。
为了给自己赢得一点准备投入战斗的时间,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宋军趁着西夏军队立足未稳时发动突袭,李元昊下令将定川寨四周的那些铺在壕沟上的板桥都给毁了。等到安营扎寨完毕之后,李元昊开始露出了他的獠牙——他派兵到上游去堵住了定川河的河水,如此一来宋军的水源就被断了,这就是说李元昊在逼迫葛怀敏尽快出来跟他决斗。
葛怀敏也不含糊,得知水源被断后,他立马命令部将刘贺率领五千番部骑兵去将水源地给夺回来。何为番部骑兵?他们就是由泾原路境内的各个少数名族所组成的一支精于骑射和马上作战的骑兵,若论战斗力,他们在宋军当中绝对算得上是数一数二。为了水源就把自己手中的王牌给打了出去,这值不值?当然值!可是,你葛怀敏知道守在水源处的西夏人有多少人吗?你只知道你手下的这些番兵打仗很厉害,可你知道西夏的王牌部队铁鹞子吗?
这一战的结果也不出意料,刘贺的这五千番兵策马狂奔前去领教了一番西夏人的十万大军到底有多厉害,结局就是这支番部骑兵遭遇大败,而且是溃不成军。宋军遭遇开门黑,而且是自己战力最强的精锐被西夏人给一顿暴捶,这对整个宋军士气的影响近乎于是毁灭性的。
事实上,别说是番部骑兵,这时候就算是把李世民的玄甲军拿给葛怀敏,以他的军事才华也照样会把这支天下无敌的精锐给糟蹋个精光。范仲淹说此人不知兵,此语可谓是一语中的。或许之前还会有人因为葛怀敏在陕西到处不受待见而可怜他,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话真的不假,而这话也绝对是一句真理。
请记住这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如果你去试着了解和接触每一个你认为很可怜的人,那么你必然会在此人的身上找到他的可恨之处,而这恰好就是导致你觉得此人可怜的根源。
在折损了自己的王牌后,葛怀敏终于决定要给李元昊放大招,他命令全军出城列阵迎敌。没错,确实是出城。定川寨尽管听名字好像是个不大的军寨,但实际上它是一座军城,诸如城墙、护城壕乃至是瓮城这些设施它都一应俱全。
葛怀敏自领中军阵于定川寨的东面,镇戎军的知军曹英等人则另率一支宋军阵于城东北位置的一片平地。宋军刚一列好阵势,李元昊的大军就涌了过来,而且是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李元昊首先命令大军冲击葛怀敏的中军,但宋军数万人的中军大阵着实太厚,西夏军队冲击了数个回合,宋军的阵型依然是岿然不动,李元昊转而命人冲击东北角的曹英所部。
了解明朝历史的人想必都会对朱棣印象深刻,朱棣在靖难起兵时期曾经有好几次都濒临大军崩溃的险境,可就在那千钧一发之际老天爷却帮了朱棣的忙——大风。不幸的是,在这一天里老天爷以同样的方式再次显灵,而遭殃的则是宋军。
就在西夏军队向曹英所部发起冲锋时,一股强劲的东北风突然呼啸而来。西北地区的大风可不是什么善类,当宋军向西夏军队发起反冲锋时,迎面而来的这股裹挟着尘土的大风让他们是举步维艰,可顺风攻击的西夏人却是如虎添翼。在这种情况之下,宋军阵型大乱,人人都无心恋战只想着要活命,他们纷纷跑向了身后的定川寨准备入城。但是,寨门太小,很多人都堵在门口动弹不得,但西夏人可不会因此而停止挥舞他们手中的屠刀。为了活命,宋军士兵开始攀墙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