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一败涂地(2 / 2)

这场意外的发生导致葛怀敏的中军也受到了冲击,他们也开始争先恐后跑向了寨门。葛怀敏彻底失去了对军队的掌控,更倒霉的是,身为全军主帅的他竟然被溃散的士兵给冲倒在地,而且还被无数的人给踩踏而过,葛怀敏就此晕厥了过去。但是,大人物可不是这么容易就死掉的,他最后被自己的亲兵给抬回了城内,一番手忙脚乱的抢救过后他终于是苏醒了。

葛怀敏千辛万苦地总算是捡了一条命回来,而镇戎军知军曹英更是比他还要惊险。当东北角的宋军遭遇风沙袭击开始全军溃散时,曹英也被乱兵拥挤着退向了寨门,但在即将越过城壕时他被后面追上来的西夏人给一箭射中,随即就此一头栽进了壕沟里。他这下应该是死定了吧?或许连曹英自己这时候都绝望了,可他这种级别的将领上了战场都是有保镖的,他的亲兵不顾生死地跳下壕沟又把曹英给捞了上来,然后几个人抬着他跑进了军寨里。

城外的战斗仍在继续,说是战斗,但其实是西夏人在一边倒地追杀还没进城的宋军。如此下去,西夏军队迟早会攻入城内,那时候宋军也就离全军覆没不远了。

万急时刻,刚刚经历了九死一生的葛怀敏瞬间热血沸腾,他精选出一批身强力壮的士兵拿着看上去对敌人非常具有视觉震撼力的长柄大刀冲了出去,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守住通往寨门的门桥,因为西夏人此刻正试图从这里破门而入。

宋军突然的反击让西夏人始料未及,加之宋军手里的这些大刀片子不但非常具有视觉震撼力,而且也确实杀伤力惊人,西夏人的攻势总算是被遏制住了,双方于是在门桥上陷入了一场鏖斗。不久,泾原路都监赵珣以及曾经的大宋科举武状元、瓦亭寨都监许思纯又从城里带着一帮人高马大的壮汉手持大刀和巨斧加入了战阵。

这巨斧可就太吓人了,哪怕对面是西夏的铁鹞子军团,可只要被这玩意儿给抡上一斧子保证让你少一个身体零件。为保必胜,葛怀敏又强令宋军的骑兵出城参战。如此这般一番苦斗之后,西夏人终于是没法招架了,他们退却了。定川寨的城门再又被紧紧关上,战场的喧嚣和厮杀就此宣告暂停。

回到城里的宋军个个都瘫在地上大喘气,有人在愤怒,有人在恐惧,也有人在痛苦地呻吟,这场仗他们觉得打得实在是太窝囊太憋屈了。先前发生在门桥上的战斗已经证明了宋军在战斗力上一点也不比西夏人弱,双方本应该是势均力敌的,可这场该死的大风却让他们险些集体命归黄泉。那五千番部骑兵报销了,城外的宋军也败得惨不忍睹,现在水源也被西夏人彻底地切断了,如今西夏人将定川寨围得密不透风,接下来等待宋军的命运将会是什么?

宋军的将士们各个情绪低落,而主帅大人葛怀敏却情绪很高,而且不是一般高,因为他此刻仍处在愤怒之中。大军兵败让他愤怒,而自己险些被踩踏致死更是让他怒不可遏,他非常想用尽自己的洪荒之力将外面的西夏人杀得片甲不留,但他也清楚自己没有这个本事,而这就是他之所以愤怒到极点的最根本原因。

愤怒是对自己无能的一种情绪体现——现代心理学是这样解释愤怒的,如果你面前的问题和麻烦能够被你轻松解决,那么你还会愤怒吗?当然不会,但如果你面对问题和麻烦愤怒了,那只能说明你没有绝对的能力摆脱当下的困境。

葛怀敏就是这样,他确实很愤怒,但又觉得自己无能为力,而他此时的反应堪称一个滑稽:他就在瓮城里待着,既不敢出去与敌厮杀,但又不回到他的帅营去主持大局,活脱脱的一个受了别人欺负便躺在地上赌气打滚的小屁孩。直到部将们几次三番地请求和催促之后,葛怀敏才回到自己的帅营。

暮色时分,李元昊派人在城外对葛怀敏进行喊话:“宋军的主帅想必就是葛怀敏副总管吧!我们陛下久仰你的大名,他也非常欣赏你的才能,但你现在已经被我们团团包围了,为今之计你还是赶快出来投降吧!我们陛下保你终身荣华富贵!”

李元昊会欣赏葛怀敏?这明显的戏谑之言应该是当天战场上最大的笑话,李元昊想要招降葛怀敏应该不假,但若要说到他很欣赏葛怀敏就纯属逗你玩。

对于李元昊的招降,葛怀敏当然不会听命。他现在只是受困却并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而且宋军虽然这一仗确实败了,但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那场大风,这根本扯不上西夏人战力很强的事情。再者说,宋军是主动往城里溃散,并不是被西夏人杀退的,所以宋军其实并未损失多少兵力。在这样的状况下,葛怀敏怎么可能投降?更何况,他老爹是葛霸,岳父是王超,大舅哥是王德用,就算想投降他也丢不起这人。

既然不准备投降,那么为了摆脱眼下的困局,宋军就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再次出寨与西夏军队进行决战,要么就是去找一个既不缺水又不缺粮的地方把自己保护起来。可是,葛怀敏独自一个人在帅营里拉了老半天的磨也没有想好到底该怎么办,这时候他的那颗想要做大宋当世第一名将的雄心壮志早就跑到九霄云外,他痛苦且又悲哀地发现自己竟然是一头驴——黔驴技穷的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