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星光交汇处(1 / 2)

舞台灯光暗下去的瞬间,我听见后台通道传来一阵骚动。陈大雷的鼓槌悬在半空,像被按了暂停键的雨滴。然后是一串熟悉的高跟鞋敲击金属楼梯的声响——哒、哒、哒——每个音节都精准踩在我心跳的间隙里。

\"抱歉各位,工作原因来晚了,没看到你们彩排,航班行李转盘排了四十分钟队;来后台也用了一会儿时间,没想到这次音乐节主办方请的乐队挺多,还有几个老牌歌手,在这么有实力的阵容基础,还能找到你们,可见你们还是很有实力的,这次争取一炮而红,工作室也能火出圈,加油!\"欧阳素的声音突然从音响监控屏后面冒出来,蓝紫色发梢先于整个人影出现在视线里。她怀里抱着个奇怪造型的纸盒,透明包装里露出五杯正在淌水珠的冻柠茶。一年不见,她左耳多了枚星星耳钉,在舞台余光照耀下像坠在耳垂上的银河碎片。

周颖第一个冲过去接住盒子,冰凉的塑料杯壁立刻在她掌心印出半月形的水痕。\"就知道你会卡点,\"她咬着吸管含糊地说,\"上次团建迟到也是因为这个色号的口红没货对吧?\"欧阳素笑着去掐她胳膊,腕间的手链叮当作响——那是用我们第一次音乐节的门票塑封成的挂坠。

我站在原地没动,手指无意识摩挲着吉他背带上的磨痕。直到欧阳素转身时带起的风拂过我手背,混合着航空毯特有的静电与海风的气息。\"主唱先生,\"她突然踮脚凑近我耳边,呼吸扫过颈侧像那年漏雨的排练室里飘进的雨丝,\"李薇在观众区举了块荧光牌,写着'野蔷薇乐队&回声工作室,加油!\"

观众席突然爆发的欢呼声吞没了我的回应。舞台监督在耳麦里倒数,欧阳素退后两步,双手比成取景框将我们框住。\"《星辰大海》的间奏,\"她的目光扫过每个人,\"记得留白三拍,等风来。\"这句话像咒语,让所有人紧绷的肩膀忽然松懈下来。陈大雷甚至吹了个口哨,鼓棒在掌心转出残影。

转身走向后台时,我瞥见欧阳素弯腰系鞋带的侧影。她今天穿了缀满亮片的短靴,弯腰时后颈露出小块晒伤的皮肤,像是南半球阳光留下的邮戳。通道尽头的安全出口亮着绿灯,李薇的尖叫声穿透层层人墙:\"素素这边!我抢到第一排了!\"

“下面有请野蔷薇乐队&回声工作室上台表演,第一首歌是他们改编的《星辰大海》,演唱的是乐队队长,大家欢迎一下。”主办人在台上说完这句话,我们就一起上台了,由于第一首歌没有我什么事,我就回到后台继续看着台下的观众还有粉丝,最重要的是看欧阳素。

聚光灯再次亮起的刹那,我看见她们俩并排站在摄影机轨道旁边。欧阳素正把长发扎成高马尾,发绳上坠着的金属五线谱符号在灯光下晃出细碎光斑。李薇举着的荧光牌突然调转方向,背面竟是我们工作室的LoGo——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她们偷偷改造成了双面灯牌。

前奏响起时,欧阳素突然举起手机对准舞台。屏幕亮起的蓝光映在她脸上,我清楚地看见她嘴唇在数拍子:一、二、三——正是当年周颖教我稳住节奏时的口型。当唱到\"每颗流星都是迷路的约定\"这句时,她突然把左手举过头顶,手腕内侧露出用荧光笔写的\"bravo!\",字母o画成了唱片形状。

间奏的空白三拍里,真的有风掠过舞台。林小满的钢琴声像月光般流泻而出时,欧阳素正把冻柠茶举到李薇嘴边。两人嬉闹间碰倒了灯牌,惊起一群站在护栏上的麻雀。这画面让我想起去年冬天,她们俩缩在工作室沙发里修改歌词手稿,暖气出风口系着的蓝丝带也是这样突然飘起来,拂过欧阳素画满修改符号的笔记本。

歌曲尾声的延长音里,观众席突然升起无数手机闪光灯。欧阳素不知何时爬上了李薇借来的折叠椅,手里挥舞着那条曾遗落在排练室的蓝紫色围巾。风把织物吹得猎猎作响,像面异国的旗帜。当最后一个音符尘埃落定,她突然把围巾抛向舞台——展开的羊毛织物正中央,用银线绣着工作室的坐标经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