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尼翁的暗涌与喧嚣(1 / 2)

引子:

> 欧冠抽签夜,玻璃缸内的小球翻滚如命运骰子。当拜仁与皇马的名字被强行捆绑时,整个尼翁的呼吸为之停滞。

> 加利亚尼镜片后的瞳孔在“Ac米兰”被抽出时骤然收缩,却在“本菲卡”三字落地后化作商人式微笑——直到葡萄牙少帅托尼眼中那簇噬人火焰刺破镜头。

> 德转身价榜如惊雷炸响:克罗亚斯以4700万欧强势登顶第三,“黑洞”之名随他眼底幽光无声蔓延。而圣西罗窗外,数十道探照灯正将“4700万先生”钉入媒体的十字准星。

---

正文:

二月的米兰城,寒意依旧在石板街道和古老建筑的缝隙间流连。然而在切萨雷·马尔蒂尼那间铺着厚实土耳其地毯、四壁镶着深色胡桃木的宽敞书房里,壁炉正燃烧着上好的橄榄木,散发出干燥而令人心安的暖意。橙红的火光舔舐着空气,在厚重的绒面窗帘上投下跳动的影子,也将电视机屏幕反射的冷光柔和地包裹起来。屏幕上,瑞士尼翁欧足联总部的会场庄严肃穆,空气仿佛凝固成透明的琥珀,只等那只戴着白手套的手将其搅动、打破。

“开始了。”切萨雷·马尔蒂尼低沉的声音打破了室内的宁静。他深陷在宽大的高背皮椅中,身体却绷得像一张拉满的弓,鹰隼般锐利的目光穿透镜片,牢牢钉在电视屏幕上。这位红黑军团昔日的铁血队长、如今运筹帷幄的技术总监,即使在暖炉的烘烤下,眉宇间也凝结着职业性的审视与凝重。

安德烈亚·克罗亚斯·马尔蒂尼安静地坐在对面的长沙发上,身体微微后靠,陷进柔软的天鹅绒靠垫里。上午在米兰内洛的高强度对抗训练留下的肌肉酸胀感,在刚刚提升至25%减伤和5%身体接触的“铁人”被动支撑下,已化为一种沉甸甸的、令人踏实的余韵。他修长的手指正无意识地捻弄着一只饱满的瓦伦西亚橙,橙子在他灵巧的指尖、手背、甚至偶尔在小臂上流畅地滚动、跳跃,划出羚羊挂角般难以预测的微小轨迹——这正是“不定形传球”跃升至15%后,那份超越常理的球感在细微之处的自然流露。橙皮清冽的香气,在壁炉暖意和紧张氛围中悄然弥漫。

电视里,欧足联主席约翰松站在聚光灯下,用平缓而带着北欧口音的语调宣读着抽签规则:“…小组第一将对阵小组第二…来自同一国家协会的球队在此阶段回避…同一小组出线的球队也将回避…” 每一个词都像投入深水的石子,在无数颗悬起的心脏中激起回响。

镜头扫过台下,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如同国际象棋棋盘上的关键棋子:皇马主席弗洛伦蒂诺那永恒的大理石般优雅微笑下,是深不可测的城府;拜仁经理赫内斯眉头紧锁,带着巴伐利亚人特有的铁血与凝重;尤文图斯的莫吉眼神锐利如手术刀,仿佛在无声地切割着无形的利益链条;Ac米兰的副主席加利亚尼,则维持着他一贯的精明商人姿态,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镜片后的目光却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扫视着全场每一个细微的情绪波动。

“回避原则…”切萨雷低声重复,更像是在梳理脑海中的对阵图谱,“皇马是A组第二,我们(Ac米兰)是A组第一…” 他微微侧头,目光落在养子身上,“这意味着什么,安德烈亚,很清楚。我们和皇马,在十六强绝无可能相遇。”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庆幸,毕竟银河战舰的锋芒,谁也不愿过早触碰。

安德烈亚指尖的橙子停止了滚动。他抬起头,那双曾被无数媒体和粉丝形容为“黑洞”的眼睛望向屏幕。那并非纯粹的漆黑,更像是宇宙深处未被任何星光污染的绝对幽邃,深邃得仿佛能吸纳一切光芒,又透出一种极致的纯粹与专注。此刻,这双眼睛里的光芒微微敛起,如同平静无波的深潭,倒映着电视画面里那个决定命运的透明玻璃缸。

“是的,切萨雷。”他的声音清澈平稳,带着超越年龄的沉静,“皇马,是其他小组第一的麻烦。”

玻璃缸内,八颗代表小组第一的白色小球和八颗代表小组第二的红色小球,在透明的有机玻璃缸内静静沉浮。负责抽签的欧足联官员,一位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神情肃穆的中年绅士,将戴着白手套的手缓缓伸入缸中。手指搅动,小球们立刻如同被惊扰的鱼群,激烈地旋转、碰撞,发出细碎而清晰的哗啦声,在寂静的演播厅里被麦克风放大,如同命运之轮开始转动的前奏。

镜头极其刁钻地给了一个缸内的特写。一颗白色的“Group A winner”(A组第一,Ac米兰)和一颗红色的“Group A Runner-up”(A组第二,皇家马德里)在湍急的水流中,几乎擦身而过!白色的米兰小球被水流推向缸壁,红色的皇马小球则旋转着沉向缸底,刹那间的交错与分离,如同两条注定平行、无法交汇的命运轨迹。无数电视机前的心脏,在这一刻被无形的手攥紧又松开。

官员的手终于从翻腾的漩涡中抽出,指间稳稳夹住一颗红色小球。他动作沉稳地旋开,取出一张紧紧卷着的白色纸条。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空气凝滞。他小心地展开纸条,目光扫过上面的名字,对着麦克风清晰地念出:

“皇家马德里。”

名字落定,演播厅内响起一阵低低的嗡鸣。摄像机镜头瞬间锁定皇马主席弗洛伦蒂诺。这位“银河战舰”的掌舵人,脸上那标志性的优雅微笑纹丝未动,只是极轻微地调整了一下坐姿,右手食指在座椅扶手上无声地敲击了一下——一个快得几乎无法捕捉的信号,传递着掌控全局的从容。

紧接着,那只戴着白手套的手再次探入玻璃缸,在代表小组第一的小白球中搅动。小球们再次翻滚、碰撞。官员的手指在缸底摸索片刻,最终选定一颗,夹了出来。旋开,取出卷着的纸条,展开。

全场寂静无声,连呼吸声都似乎消失了。巨大的悬念如同实质般压在每个人心头。

“Fc bayern munchen(拜仁慕尼黑)!”

名字如同惊雷炸响!

“轰——!”尼翁的演播厅瞬间被巨大的声浪淹没!记者席上的闪光灯疯狂闪烁,连成一片刺眼的白昼风暴!惊呼声、难以置信的议论声如同海啸般席卷!

“上帝啊!”

“拜仁对皇马!火星撞地球!”

“死亡对决!绝对的决赛级预演!”

电视镜头急速切换。拜仁经理赫内斯那张棱角分明的脸瞬间绷紧如岩石,眉头狠狠拧成一个死结,放在膝盖上的双手猛地攥成拳头,指节因用力而泛出青白!他身边的助理脸色煞白,嘴唇无声地翕动着。另一边,弗洛伦蒂诺脸上那永恒的微笑,终于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裂痕,嘴角的弧度僵硬了零点几秒,眼神深处掠过一道冰冷的寒光。他缓缓抬手,整理了一下本就无可挑剔的西装袖口,刻意的从容更反衬出此刻气氛的凝重。

“嘶……”切萨雷·马尔蒂尼在皮椅上发出一声短促的吸气,身体下意识地挺直,“好戏开场了。这两头巨兽,无论谁被撕碎,都够所有人饱餐一顿了。”他的语气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职业性兴奋。

安德烈亚手中的橙子再次开始缓慢滚动。他看着屏幕上赫内斯紧握的铁拳和弗洛伦蒂诺那冰冷的眼神,深如黑洞的眼眸里没有任何波澜,只有纯粹的观察。拜仁的铁血绞杀,皇马的星光璀璨…这些名字在他脑海中只留下战术层面的印记。

抽签继续。命运的纺锤一次次转动。

“尤文图斯!”(小组第一)

“多特蒙德!”(小组第二)

镜头立刻给到尤文图斯代表席。经理莫吉那张精明的脸上,表情瞬间变得有些僵硬,嘴角勉强扯出一个算不上笑容的弧度。1997年欧冠决赛,多特蒙德在慕尼黑奥林匹克球场3-1力克尤文捧杯的苦涩记忆,显然还深深刻在斑马军团的骨子里。坐在他旁边的传奇主帅里皮,脸上倒是维持着一贯的沉稳,只是轻轻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昔,但微微抿紧的嘴角还是泄露了一丝凝重。多特蒙德的代表则明显带着挑战者的兴奋,眼神灼灼。

“阿森纳!”(小组第一)

“里昂!”(小组第二)

温格教授推了推眼镜,冷静地审视着这个来自法国的对手。里昂的代表则显得跃跃欲试。

玻璃缸里剩下的白色小球越来越少。每一次官员的手伸入,都牵扯着紧绷的神经。切萨雷的目光更加专注,身体前倾。安德烈亚指尖的橙子也彻底停了下来。

终于,那只戴着白手套的手,从仅剩的几颗白球中夹起了一颗。

官员旋开小球,取出纸条,展开。

短暂的停顿。演播厅里针落可闻。

“Ac milan。”

名字被清晰地念出。

“嗡……”书房里的空气似乎也为之凝固了一瞬。切萨雷放在椅子扶手上的手,指关节微微收紧。安德烈亚黑洞般的眼眸,瞳孔几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目光如无形的探针瞬间锁定屏幕。

镜头以闪电般的速度切给了台下Ac米兰的阵营。副主席加利亚尼那张总是带着商人式精明的圆脸,在听到“Ac milan”被念出的刹那,骤然一僵!他嘴角习惯性的弧度瞬间凝固,镜片后的瞳孔猛地收缩成针尖大小!虽然这失态仅仅持续了不到半秒,那精明世故的笑容便如同面具般重新覆盖上来,甚至显得更加热切,但那一瞬间的瞳孔地震,却被无数高清摄像机精准捕捉、放大。坐在他旁边的布拉伊达总监,身体也极其轻微地绷紧了一下。

悬念仍在继续!代表小组第二的红色小球还在缸中沉浮。官员的手再次探入。会是谁?

手指在水中摸索,选定一颗红球,稳稳夹出。旋开,取出纸条,展开。

官员对着麦克风,清晰地念出:

“本菲卡(benfica)!”

名字落定,演播厅内响起一阵混合着惊讶和“情理之中”的议论。相较于拜仁对皇马的惊天动地,米兰对本菲卡的对阵,更像是一颗投入池塘的石子。镜头再次给到加利亚尼。此刻,他那张圆脸上已经绽开了毫无阴霾的、甚至带着几分轻松和满意的大大笑容,他侧过头,与身边的布拉伊达低声交谈,布拉伊达也笑着点头,紧绷的肩膀明显松弛下来。台上的欧足联官员们脸上也露出了公式化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