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要完成这件事,并非易事。赵颢深知,太子赵恒虽然行事有些荒唐,但毕竟在朝堂上经营多年,也有自己的势力。要想成功弹劾他,必须要有足够的证据和强大的支持。赵颢首先想到的,便是那些与他关系密切,且对太子赵恒不满的朝臣。他开始秘密派人联络这些人,向他们透露自己的想法。
与此同时,赵颢也在收集太子赵恒的把柄。他暗中吩咐自己的心腹,四处打听太子的一举一动,无论是生活中的奢靡浪费,还是朝堂上的决策失误,只要是能成为弹劾他的理由,都要详细记录下来。在这个过程中,赵颢也遇到了一些阻力。有些朝臣虽然对太子的行为不满,但却害怕得罪他,不敢轻易表态支持赵颢。赵颢便亲自登门拜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向他们分析当前的局势,以及拥立赵翊为太子的好处。
经过一番努力,赵颢终于联络到了一批愿意支持他的朝臣。他们在一个隐秘的场所秘密集会,商讨弹劾太子的具体计划。会上,众人各抒己见。有人提出,要先在朝堂上揭露太子的种种恶行,引起其他朝臣的共鸣;有人则建议,要联合军中的将领,让他们在关键时刻表态支持赵翊。赵颢认真听取着每个人的意见,心中不断完善着自己的计划。
此刻皇太子赵恒,平日里的意气风发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懊恼与惊惶。他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低声嘀咕,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与后悔。
“赵翊怎么可能是我皇兄?怎么可能是父皇丢失的嫡子?我才是啊!”赵恒的声音带着颤抖,他的眼神空洞,仿佛还在试图从这混乱的思绪中找出一丝破绽,证明这一切都不是真的。他想起过往与赵翊的种种交集,那些刁难与作对的场景如噩梦般在他脑海中不断闪现。“他为什么还这么厉害?立下这么多功绩?” 赵恒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桌上的茶具叮当作响,茶水溅出,洇湿了名贵的桌布 ,可他浑然不觉。
回想起之前听从李邦彦的挑唆,对赵翊百般为难,赵恒满心都是悔意。“为什么父皇没有告诉我?如果我早知道他的身份,我何必听李邦彦去为难他,和他作对呢?”他的声音里带着哭腔,此刻的他,就像一个迷失方向的孩子,在权力的漩涡中越陷越深,却无力自拔。
倘若宋徽宗此刻在此,恐怕定会怒目圆睁,大骂道:“逆子,你这个猪脑袋,我不是说过他可能是你的左膀右臂吗?你就不能好好想想我为什么这样说?”可这一切,都只是赵恒的幻想罢了。他深知,如今说什么都晚了,错误已经铸就,局面已然失控。
赵恒停下脚步,望向窗外那片湛蓝的天空,思绪飘回到了小时候。那时的他,天真无邪,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权力的诱惑让他渐渐迷失了自我。他开始听信身边小人的谗言,变得自私、狭隘,为了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不惜一切代价。
如今,赵翊被封为赵王,还保留着全国兵马大元帅的职位,其威望如日中天。而自己,却因为一时的糊涂,陷入了如此尴尬的境地。赵恒想到这里,心中一阵绝望。
他明白,自己唯一的希望,就只能寄托在母后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