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实战!真定府的烽火之路(1 / 2)

演武场上,尘土飞扬,喊杀声震天。宋军将士们个个精神抖擞,如猛虎般穿梭在模拟的战阵之中。

长枪如龙,短剑似蛇,刀光剑影之下,一套套战术行云流水般施展,看得围观的众人热血沸腾。

这一场军事演习,倾注了岳飞与赵翊无数心血。

数月来,他们日夜钻研兵法,依据实战经验,为将士们量身定制战术。

从排兵布阵到兵种配合,从佯攻突袭到防御坚守,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反复打磨。如今,成果斐然。

方阵演练中,步兵们步伐整齐,进退有序,盾牌手紧密协作,组成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任由“敌军”箭雨倾盆,阵型始终不乱;

骑兵们则呼啸而过,马蹄声如雷,或迂回包抄,或正面冲击,冲击力犹如汹涌的浪涛,所到之处,“敌阵”溃散。

弩兵们箭无虚发,嗖嗖声中,远处的靶标纷纷倒下,精准度令人惊叹。

各兵种相互呼应,配合默契,宛如精密咬合的齿轮,将战争机器运转到极致。

校阅台上,岳飞负手而立,眼中满是欣慰之色,微微颔首:“如此练兵,成效卓然,我军战力大增,他日战场,必能威震敌胆!”宗泽捋着胡须,亦是满脸笑意,大声赞道:“将士齐心,战术精妙,有此强军,何愁金人不灭!”

然而,在这一片赞誉声中,赵翊却眉头紧锁,目光凝重地望着演武场。

在旁人看来近乎完美的演习,在他眼中却漏洞百出。

他深知,这终究只是演习,与真正的战争有着天壤之别。演习中的“敌人”,是按照既定套路出牌的木偶,战场却瞬息万变,敌人的狡诈、残忍远超想象。

真正的战争,不会有预先设计好的剧本,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生死只在一念之间。

回营路上,赵翊心事重重,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曾经的战败惨状。

那漫天的硝烟,战友们绝望的呼喊,金军无情的屠戮……鲜血染红了大地,生命如蝼蚁般消逝。

那时的他们,因对战场的残酷预估不足,被打得措手不及。如今,绝不能重蹈覆辙。

“将军,演习这般成功,您为何还愁眉不展?”身旁的副将轻声问道。

赵翊微微摇头,沉声道:“你看今日演习,一切尽在掌控,可战场怎会如此顺遂?

实战之中,敌人不会给我们喘息之机,不会按部就班地让我们施展战术。唯有实战,才能真正检验部队战力。”

副将面露思索之色,点头称是。

回到营帐,赵翊辗转反侧,心中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带部队去收复失地。

他知道,躲在这演武场,练得再精湛,也只是纸上谈兵。

只有踏上真正的战场,与金军短兵相接,才能让将士们褪去稚气,成长为真正的精锐之师。

次日清晨,赵翊求见宗泽,将心中所想和盘托出。

宗泽听后,目光炯炯地盯着他,这位征战半生的老将,又何尝不知实战的意义。

他深知,演习再好,终究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狂风骤雨的摧残。

“好!”宗泽一拍桌案,没有丝毫犹豫,“你既有此决心,老夫便信你一回。

只是战场凶险,务必小心谨慎,不可莽撞行事。”

赵翊心头一热,抱拳领命:“宗帅放心,末将定当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得到宗泽首肯,赵翊立刻回营,整军备战。

将士们听闻要出征,士气高涨,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渴望在真正的战场上建功立业。

与此同时,赵翊早已派出一小队精锐,乔装潜行,深入周边,去刺探敌情。

上次的溃败让他刻骨铭心,因对敌情一无所知,遭金军援兵突袭,才陷入绝境。

这一回,他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一日后,小队归来,带回了珍贵的情报。赵翊在营帐内,与几位将领围坐,听着探子详述敌情。

据报,金军在周边布防不均,重点防御几处战略要地,而真定府兵力相对薄弱,防御略显松懈。

“真定府……”赵翊目光落在地图上,手指轻轻敲击桌面。

真定府,地理位置重要,若能收复,不仅能提振士气,还能切断金军一条补给线,为后续作战创造有利条件。

只是,敌人如此布防,会不会有诈?沉思良久,赵翊还是决定剑指真定府,他相信凭借将士们的勇猛与精心筹备,定能撕开金军防线。

大军开拔,军旗猎猎作响,将士们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真定府进发。

一路上,赵翊不敢有丝毫懈怠,不断派出侦骑,密切关注周边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