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陷入了沉思。炭火烘烤既然不行,那他还需要一种既能消毒杀菌,又不会产生大量烟雾的方法。他想到了“日光暴晒”。虽然山洞内部没有阳光直射,但山洞口外却可以。
他立刻行动起来。他将那些受霉的咸鱼块全部搬到山洞口外的平坦岩石上。阳光已经穿透厚重的云层,洒向大地,带来了难得的温暖。他将咸鱼块一片片地铺展开来,让它们充分暴露在阳光下。
日光暴晒果然奏效了。在阳光的照射下,咸鱼块表面的霉菌逐渐干枯,颜色也变得暗淡。太阳的紫外线具有天然的杀菌作用,能够有效抑制霉菌的生长。林羽每天都会将咸鱼块翻面,确保它们能够均匀地被阳光晒到。经过几天的暴晒,咸鱼块表面的霉菌全部消失了,虽然有些地方留下了淡淡的斑点,但至少它们没有继续腐烂,散发出的霉味也大大减轻。
然而,在处理这些咸鱼块的过程中,林羽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当他深入地窖,试图清理残留的湿气时,他注意到地窖最深处的一个角落,那里的岩壁竟然异常干燥!他用手触摸,岩石冰冷而干燥,完全没有其他地方的潮湿感。
他拿起尸油灯,凑近仔细观察。那是一道狭长而隐蔽的岩缝,似乎是天然形成的。岩缝深邃,而且没有任何水滴渗出的迹象。他尝试着将手伸进去,感受着那份天然的干燥和冰冷。
林羽的心头猛地一震!他意识到,这道干燥的岩缝,是一个绝佳的“天然保险箱”!在这样潮湿的末世环境中,能够找到一处完全干燥的地方,简直是天赐的礼物。这意味着,他可以将一些特别重要、不能受潮的物资储存在这里,比如珍贵的种子、火种,或者一些重要的工具。
他将这个重要的“转折”——“发现地窖深处干燥岩缝(可存重要物资)”,以及“日光暴晒消毒”的改进方案,都详细地记录在了“败者之碑”上。这面墙,已经成为他在这片废土上,每一次直面生存困境,并从失败中找到新机遇的真实写照。
这次对地窖渗水和食物霉变问题的应对,标志着林羽在“日常耕耘”阶段,对储存环境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深度。他不仅解决了眼前的危机,更意外地发现了新的资源——干燥的储存空间,这对他未来的生存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也凸显了在末世环境下,即使是基础的食物储存也充满挑战。
然而,林羽并未因此而自满。他知道,仅仅依靠日光暴晒是治标不治本,地窖渗水的问题仍然存在。他开始思考,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窖的防潮问题?比如,在渗水区域涂抹更厚的防水材料,或者通过引导水流,将渗入的水排出地窖。
此外,林羽也开始关注除了咸鱼之外的其他食物在潮湿环境下的保存问题。他知道,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防潮需求。他需要一套更全面的食物储存方案,以确保粮食储备的安全性。他甚至想到了,如果能够利用一些具有吸湿作用的变异植物或矿物质,来制作天然的干燥剂,那将是更长远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