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轿车碾过国道上的减速带,震得车载香薰左右摇晃。吴经理从副驾探过身,目光在后视镜里来回扫过李君浩和褚砚兵,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小李,小褚,这次去遂宁可有福利 —— 咱们合作的厂里,质检部新来了几个大学生,各个水灵着呢。”
李君浩正低头研究车间平面图,闻言手一抖,钢笔在图纸上划出歪线。褚砚兵原本盯着窗外的目光瞬间凝固,耳朵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涨红,结结巴巴道:“吴... 吴总,我们... 我们是去工作的。”
“工作恋爱两不误嘛!” 宋哥单手握着方向盘,腾出的手拍了拍吴经理的肩,“我听说质检组有个叫陈雨桐的姑娘,当地毕业的大学生,上次视频会议见过,那气质 ——” 他故意拖长尾音,逗得后座两人坐立不安。
李君浩喉结动了动,想起林语雪无名指上的钻戒,下意识摸了摸口袋里的工牌。吴经理敏锐捕捉到他的小动作,笑意更深了:“小李,别总闷头敲代码。我听说那办公室有个姑娘对你特别感兴趣,叫什么来着”
“好像姓刘。。。。。” 宋哥踩下油门,超车道的卡车轰鸣着掠过,“小褚也别害羞,自信点好歹也是月薪过万的人。”
褚砚兵的脸涨得通红,镜片后的眼睛慌乱躲闪:“宋哥,我... 我还是想先把 mES 系统接口调试好...” 话没说完就被吴经理爽朗的笑声打断:“放心!你们把系统搞好,厂里领导一高兴,说不定直接给你们开个‘技术人才相亲专场’!”
车厢里爆发出一阵哄笑,李君浩紧绷的肩膀微微放松。车窗外,遂宁的山峦已隐约可见,夕阳给远处的厂房镀上金边。吴经理突然转头,语气认真了些:“说真的,工作重要,生活也别落下。厂里这批年轻人都是各个地方挖来的,多交流交流,说不定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褚砚兵悄悄握紧背包带,李君浩则把图纸叠好塞进文件袋。发动机的轰鸣声里,宋哥哼起不成调的老歌,吴经理跟着轻轻打拍子,越野车继续朝着遂宁工厂疾驰而去,扬起一路细碎的金色尘埃。
抵达工厂后,众人稍作整顿,便迎来了午饭时间。研发部办公室内,大家正准备起身前往食堂,这时,刘思亚笑意盈盈地走了进来,双手捧着一大盘洗净切好的水果。“大家辛苦了,来,吃点水果再去吃饭,” 她那清脆的声音瞬间打破了办公室内原本略显疲惫的氛围。
同事们纷纷围了过来,脸上洋溢着惊喜与感激。“思亚,你太贴心了!” 有人赞叹道。刘思亚一边把水果递给大家,一边说道:“看你们忙了一上午,就想着给大家解解渴。” 大家一边吃着水果,一边闲聊着,欢声笑语在办公室内回荡,暂时驱散了工作的压力,刘思亚还不忘看着李君浩,李君浩却当作没看见一样。
午休过后,宋哥叫醒大家, 对着身旁的李君浩和褚砚兵喊道:“起来了,走,都跟上!今天厂长亲自带咱们摸透整个生产流程!” 话音未落,车间尽头传来厚重的脚步声,身着深蓝色工装的厂长已经大步走来,胸前的工牌在机械臂的蓝光下泛着冷冽的光。
“欢迎研发部的同志!” 厂长伸出布满老茧的手,与三人一一相握,“我姓周,干了二十年 pcb,今天咱们不玩虚的,直接看真家伙!” 他转身时,后腰的对讲机突然爆发出刺啦的电流声:“周厂!开料车间传送带卡板了!”“让小王先断电检查,我带客人过去!” 周厂长眉头都没皱一下,抬手示意众人跟上。
开料车间:金属嘶吼中的精准艺术
推开厚重的隔音门,开料机的轰鸣声瞬间灌满耳膜。李君浩下意识捂住耳朵,却见周厂长径直走到一台龙门式切割机前,手掌贴着冰凉的金属操作台:“这是咱们的第一道工序,把 1.6 毫米的覆铜板切成客户需要的尺寸。” 他指着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看到这个公差范围了吗?±0.05 毫米,比头发丝还细!”
突然,传送带末端传来刺耳的摩擦声。周厂长一个箭步冲过去,蹲下身查看卡板位置。“小张!过来搭把手!” 他冲着远处喊道。一个扎着丸子头的女工小跑过来,手中的扳手在灯光下泛着银光。“又是定位传感器的老毛病。” 周厂长用扳手轻轻敲了敲传感器外壳,“小褚,你们搞 mES 系统,得把这些易损件的更换记录做进系统里,不然临时抓瞎可不行。”
褚砚兵急忙掏出笔记本记录,笔尖在纸面沙沙作响。李君浩注意到传送带侧面贴着一张手写的便签:“每次换料后,记得校准 x 轴原点”,字迹工整得像是印刷体。
钻孔车间:万针齐发的精密舞步
穿过挂满防尘帘的通道,钻孔车间的温度骤然下降。三百台钻机整齐排列,机械臂如群鸟振翅,发出高频的嗡鸣。周厂长指着头顶悬挂的 AGV 小车:“这些家伙负责自动运送钻好的板子,比人工快三倍。” 他突然提高音量,“但再快的机器也得靠人伺候!”
一个戴着护目镜的老师傅正在调试钻针,听见声音直起腰来。“老陈,给研发部的同志讲讲!” 周厂长喊道。老陈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举起一根细如发丝的钻针:“这玩意儿直径 0.1 毫米,比绣花针还细。钻孔位置偏差超过 0.02 毫米,整块板就废了。” 他指向操作台角落的小盒子,里面整整齐齐码着成百上千根钻针,“每天开工前,我们都要给每根钻针称重,磨损超过 0.01 克就得换。”
李君浩凑近观察钻孔程序,发现代码里藏着许多注释:“此处需预留散热孔”“bGA 区域密度加倍”。这些带着温度的批注,与他平时写的技术文档截然不同。
沉铜车间:魔法般的金属生长
推开沉铜车间的门,浓烈的药水味扑面而来。周厂长指着眼前的巨型药水槽:“这里是 pcb 的‘心脏’车间,通过化学沉积,让原本绝缘的孔壁长出 0.03 毫米厚的铜层。” 他蹲下身,用镊子夹起一块刚沉铜完毕的板子,“看这个孔壁,必须均匀、无气泡,否则信号传输就会出问题。”
突然,警报声响起,一个年轻技术员小跑过来:“周厂,3 号槽的铜离子浓度超标了!” 周厂长立刻走到控制台前,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把备用槽的药水倒三分之一过来,同时启动循环过滤。” 他转头对李君浩说:“这些参数调整,以后都得在 mES 系统里留痕,不然出了问题根本查不到源头。”
线路车间:光影雕刻的秘密
线路车间的灯光格外昏暗,只有曝光机发出幽蓝的光。周厂长举起一张底片:“这就像 pcb 的‘底片’,通过紫外线曝光,把线路图‘印’在铜箔上。” 他指着正在工作的曝光机,“这个家伙的曝光时间精确到 0.1 秒,多一秒少一秒,线路都会变形。”
一个女工正在检查显影后的板子,发现问题后立刻按下手边的红色按钮。传送带停止转动,她举起板子对着灯光仔细查看:“周厂,这里有个短路点!” 周厂长接过板子,用放大镜观察片刻:“是底片有灰尘,下次上片前记得用离子风机吹干净。” 他转身对李君浩说:“你们系统得加上质检拍照功能,把每块板子的问题都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