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与闪耀:**
林枭彻底变了。
他不再刻意制造和苏清的“偶遇”,甚至在路上遇到,也只是礼貌地点点头,便匆匆而过,仿佛真的只是普通同学。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业中。
清晨,他第一个出现在法学院空荡的自习室,啃着厚厚的《刑法学》、《民法学》;
课堂上,他永远是提问最积极、思考最深度的那个,逻辑清晰,观点新颖,常常让教授也为之侧目;
模拟法庭上,他化身最冷静也最犀利的“猎手”。他不再是那个只凭街头智慧打架的少年,而是将林晚灌输的“谋略”完美融入了法律攻防。他擅长抓住对方逻辑的微小漏洞,擅长用严谨的证据链构建坚不可摧的堡垒,更擅长在看似不利的境地,运用“围魏救赵”、“釜底抽薪”般的辩论策略,出其不意地扭转战局。他的辩论风格,冷静中带着一种洞悉人心的锐利,沉稳中蕴含着雷霆般的爆发力,与他高大沉稳的外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极具魅力。
课余,他泡在图书馆查阅海量案例,和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探讨复杂的法律问题,思维碰撞,火花四溅。
他像一块投入水中的巨石,迅速在法学院乃至整个学校激起了波澜。连续几场高水准的模拟法庭对抗赛胜利,让他“法学院新锐辩手”、“逻辑怪”、“未来金牌大律师苗子”的名声不胫而走。教授们对他赞赏有加,同学们看他的眼神充满了敬佩。
苏清自然也听到了这些传闻。
起初,她带着深深的怀疑。那个在她眼里道德败坏的“渣男”,能有真才实学?怕不是花钱买通了或者用了什么不正当手段?她甚至刻意避开有林枭发言的场合。
然而,流言可以骗人,实力不会。一次全校性的重要模拟法庭公开赛,苏清被室友硬拉着去“看热闹”。她坐在观众席后排,带着审视的目光看向台上的林枭。
那是一场关于复杂商业合同欺诈的辩论。林枭作为控方律师。他穿着合身的西装(林晚勒令他必须注意形象),身姿挺拔,眼神沉静如渊。面对辩方律师咄咄逼人的质询和精心设计的陷阱,他从容不迫,条理清晰地一一化解。他引用的法条精准无比,对案件细节的把握令人惊叹,逻辑链条环环相扣,滴水不漏。尤其当他抓住辩方一个关键证据链的微小时间差破绽,用一连串快速、精准、如同手术刀般的反问,将对方的论点彻底瓦解时,整个法庭鸦雀无声,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那一刻,站在聚光灯下的林枭,自信、强大、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他的眼神坚定而深邃,完全不是苏清印象中那个或局促不安、或纠缠不休、或“道德败坏”的形象。
苏清怔怔地看着台上那个光芒四射的身影,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她第一次发现,自己似乎……真的看错人了?那个在她面前笨拙紧张的大男孩,在属于他的领域里,竟如此耀眼夺目!那种专注、自信和掌控力,极具吸引力。
她心中关于“渣男”的坚冰,第一次出现了裂痕。疑惑、好奇,甚至一丝丝……被强者吸引的本能,悄然滋生。
比赛结束,林枭在众人的簇拥下走下台。他的目光习惯性地扫过观众席,意外地捕捉到了苏清那双带着复杂情绪的眼睛。
四目再次相对。
这一次,林枭没有紧张,没有局促。他刚刚经历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思维之战,身上还带着胜利者的余威和自信。他迎着苏清的目光,没有刻意靠近,也没有闪躲,只是微微颔首,露出了一个礼貌而沉稳、带着距离感却又无比坦然的微笑。
那笑容里,没有了曾经的讨好和小心翼翼,只有一种基于自身实力的从容和……一种无声的宣告。
苏清的心跳,莫名漏跳了一拍。她慌忙移开视线,脸颊却微微发热。
林枭收回目光,在人群的包围中稳步离开。他知道,澄清误会的路还很长,但至少,他不再是被动挨打、卑微祈求的“舔狗”。他用实力,为自己撬开了一条缝隙。接下来的路,他会继续用智慧和成就,一步一步,堂堂正正地走到她面前。
而远处,林晚抱着几本厚厚的法学专着,靠在礼堂后门的阴影里,看着父亲挺拔自信的背影,看着苏清阿姨脸上那抹可疑的红晕和复杂眼神,嘴角终于勾起了一抹老怀大慰(虽然她外表才16岁)的、深藏功与名的弧度。
“这才像点样子,老爹。”她低声自语,转身融入了人群,“不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下次模拟法庭,该给他加点‘毒蝎帮’难度的案子练练手了……” 她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而冰冷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