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兵风云:民国黔地的热血抗争(1 / 2)

民国二十二年(1933 年),腊月的寒风如同一把把利刃,刮过黔地的每一个角落。在六井溪的神坛之上,神秘的氛围弥漫开来。数名身着独特服饰、被尊称为“神将”的人物,怀揣着某种神秘的使命,踏上了前往沙子坡的道路。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动员当地民众安坛练“神兵”,在那个动荡不安、百姓饱受苦难的年代,为民众寻得一丝希望与力量。

彼时的沙子坡,宛如一座被黑暗笼罩的小镇。毛寨区的一名区丁,正如同往常那般,在沙子坡乡场上狐假虎威地追捐索款。他的身影在街头晃荡,每到一处,百姓们都面露惧色,敢怒而不敢言。然而,命运的转折却在不经意间降临。这几名“神将”恰好路过,看到区丁的恶行,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他们本就为反抗压迫而来,怎容得这般欺压百姓的行为。于是,在一阵激烈的冲突中,“神将”们凭借着自身的果敢与力量,将区丁砍死于沙子坡场上。而与区丁一同作恶的张华宣,这个负责收捐税的沙子坡当地人,也未能逃脱正义的制裁,倒在了“神将”们的刀下。

同一天,“神将”们听闻沙子坡街上的王礼江,经常与毛寨区里的人勾结往来,协助区里抓丁派款,鱼肉百姓。为了给这个恶霸一个警告,“神将”们找到了王礼江,割去了他嘴角的一块肉。这一系列举动,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沙子坡及其周围村寨激起了千层浪。百姓们在震惊之余,心中也燃起了反抗的火焰。他们纷纷意识到,或许这些“神兵”便是他们摆脱苦难的希望。于是,各地纷纷派人前往六井溪宁家坪,恳请神坛佛主宁国学到寨里安坛,教练“神兵”。

腊月下旬,池坝保长孟守坤为了满足池坝百姓的愿望,也派出了使者前往宁家坪。第二天中午,宁国学带着十几个“神将”,在众人的期盼中来到了池坝。宁国学,这位五十多岁的佛主,身材高大魁梧,脸庞圆润,三须胡子彰显着他的威严与神秘。他们扛着一面如同晒席般大小的黄旗,每个人头包黄帕子,腰系黄带子,行走之间虎虎生风,仿佛真的是天神下凡。

宁国学等人一抵达池坝,便立刻展开行动。他们让孟守坤保长派人从水井里挑来一挑干净水,放置在孟守坤保长家的堂屋里。随后,宁国学开始传授拜坛练“神兵”的方法。愿意拜坛练“神兵”的人,每人手中捧着一柱香,虔诚地跪在地上,朝着放水桶的方向,拜请天上仙神赐爵授法。他们口中念念有词:“一柱香,香烟起,迎接玉皇大帝下凡保凡民;二柱香,香烟起,迎接天上七仙姐,请你下凡无别事,传授仙法救凡民……”念完之后,“神将”将折成封的黄纸点燃,让纸灰掉进两桶清水中,这便成了所谓的“神水”。跪拜的人拜一会儿后,便喝下这种“神水”,接着再拜再喝,喝了再拜,如此循环往复。

池坝人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压迫的反抗之心,当天就按照宁国学佛主传授的方法行动起来。他们先制作了一面黄色的大旗,插在拜坛地点,然后纷纷跪地跪拜,迎请天上仙神。第一天参加拜坛的人就多达百余人。为了感谢宁国学佛主授法“打救”村民,池坝人凑钱买杀了一头特别大的肥猪,摆下丰盛的宴席,热情款待宁国学及其随行的“神将”。在宴席上,宁国学佛主对同席的几百村民说道:“池坝安了神坛了,从今天起,官家的捐款就不要出了;但大家要诚心诚意敬神,坛上不能断香烟(即要经常拜坛),要忌狗肉,烧香拜坛前要洗手,天天在坛上拜诵,天上神仙便会下凡封官赐爵……”这些话语,如同黑暗中的明灯,给池坝百姓带来了无尽的希望和勇气。

第二天,宁国学佛主又受胡家坝人之请,率领随从“神将”前往胡家坝安坛授法。自此,池坝神坛每天香烟缭绕,百姓们怀着虔诚的心,期待着神灵的庇佑和力量的赐予。

随着时间的推移,拜坛的人越来越多。池坝村民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更宽敞的场所,便将坛移到了杨氏宗祠里面。同时,他们在宗祠的大门上贴上了一副对联:“天上仙神救苦难;地下诸佛保平安。”在宗祠里,每天都有两百人左右参加拜坛。大家沉浸在对“神兵”力量的信仰之中,甚至连生产也无人顾及了。

在杨氏宗祠拜了几天后,奇异的事情接连发生。张家寨的张进礼突然跳起,仿佛有神附体一般,自称受仙神委托为佛主。万家的万太义也跟着跳起来,对拜坛的众人宣称:“我是玉皇大帝派我下凡来保凡民。”于是,万太义便成了众人眼中的“玉皇大帝”。之后,张家寨的张进武又跳起来说自己是“关夫子”;孟守银、梁言善二人则自称“搜山虎”。又过了两天,长岭上杨贵林的妻子文贵弟、何家何相之的女儿何银香等女子,也自称“七仙女”。就这样,隔一两天便有人自封为下凡的各种“神”“仙”,“神将”的队伍越来越庞大。

参加拜坛者都要经历一种特殊的考验——滚刺条(男人需光着身子滚)。起初,很多人身上被刺伤,鲜血直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似乎真的得到了某种神秘力量的庇护,无论怎么滚都不会受伤流血了。滚完刺条后,他们又开始试着用刀砍身子。如果遇到打仗,要参战还得先过“刀关”,也就是试刀。由一个力气最大的“神将”执刀,砍参战者两边手弯处、两大腿和胸肚等地方,若未被砍进,则被准予参战。战前,参战者还要喝一碗“神水”,以求神灵保佑。

民国二十三年正月二十几,谯家区区长张云佩调集了几百荷枪实弹的民团,妄图一举扑灭白石溪、皂东岩等地的“神兵”。宁家坪神坛佛主宁国学得知消息后,立即率领六井溪神坛千余“神兵”前往参战。池坝神坛接到宁国学佛主的通知后,百姓们纷纷响应,要求参战者众多。然而,经过严格的试刀关筛选,只有一百名“神兵”获得了参战资格。这次试刀由杨胜贤执刀,他在当时力气最大,自封周仓大将军。杨光富和李xx二人第一刀便被砍进皮肉,流了不少血,未能通过试刀,只能遗憾地留在后方。

这次参战的“神兵”,除了宁国学率领的六井溪、沙子坡、池坝等坛的千多人外,还有天池坪神坛佛主李天保率领的“神将”,总共约两千人,队伍浩浩荡荡,声势十分浩大。他们怀着对自由和正义的向往,向着白石溪进发,仿佛要将黑暗的压迫彻底粉碎。

张云佩区长看到“神兵”队伍如此浩大,心中不禁感到心虚胆怯。他赶紧率领民团抢占了易守难攻的白石溪营盘,驻扎下来,等待“神兵”进攻。李佛主、宁佛主率领各路“神兵”将营盘团团围住。待靠近营盘后,所有“神兵”便整齐地跪于地上,将刀放于胸前地面,然后双手一合,作揖拱手,口中念念有词,念着封枪法、破枪法等口诀,同时大声喊道:“令公令婆,大显威严;西天佛主,满堂神圣;观音老母,降下仙童;喊起就起,顺风而起,若还不起,钢刀宰你下凡体,打不进,杀不进,一刀砍去白印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