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李显的忧心(1 / 2)

洛阳城晨雾未散,太初宫的铜钟便轰然作响,浑厚的钟声震落檐角霜花,惊起宫墙下徘徊的寒鸦。朱漆宫门缓缓洞开,身着紫袍绯衣的文武百官鱼贯而入,靴履踏在汉白玉阶上,发出整齐而沉闷的声响,如同某种庄严而肃穆的仪式前奏。

金銮殿内,蟠龙柱上缠绕的金龙在烛火摇曳下似要腾空而起,檀香氤氲间,李显慵懒地斜倚在龙椅之上,眼神中带着几分倦怠。往日里,这样的大朝会于他而言,不过是一场场冗长而乏味的例行公事。他漫不经心地听着众百官依次上前,汇报着各地琐碎的政务,那些钱粮赋税、水利修缮的事务,在他耳中都化作了模糊的背景音。

就在李显的思绪渐渐飘远之时,朝堂上突然传来一阵骚动。武三思拨开人群,大步出列,他神情凝重,脚步急促,仿佛正背负着关乎江山社稷的重大秘密。“陛下!臣有要事启奏!”武三思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格外响亮,带着一丝刻意营造的紧迫感。他的目光扫视了一圈朝堂,最后落在李显身上,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说。”李显微微坐直身子,眼神中终于有了一丝专注。

武三思清了清嗓子,声音陡然提高:“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敬晖、袁恕己五人,妄图谋反,意图颠覆我大唐江山!”此言一出,满朝哗然。官员们交头接耳,脸上满是震惊与疑惑。

武三思却不慌不忙,示意身后的侍从呈上一叠精心准备的“证据”。这些所谓的证据,皆是他与党羽日夜谋划、精心伪造而成,每一处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只为了坐实五王的“谋反”罪名。李显接过证据,眉头紧锁,目光在那些伪造的书信、证词上一一扫过。他的手指微微颤抖,心中已然相信了七八分。在他的心中,权力的稳定高于一切,任何可能威胁到他皇位的人,都不能留。

“既然事实如此,削去官职封爵,流放永州等地!”李显猛地将证据摔在龙案上,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的话音刚落,武三思嘴角便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这场精心策划的阴谋,终于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而在人群中的张柬之,面色平静,心中却暗自叹息。他想起了之前天暗星的预言,如今看来,一切都如那人所言。“罢了,流放就流放吧……”张柬之在心中默念,眼中满是无奈与悲凉。他一生为大唐殚精竭虑,却落得如此下场,实在令人唏嘘。

朝堂的风波似乎渐渐平息,官员们继续汇报着各地的情况。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名御史突然出列,神色一正:“陛下!安乐公主卖官鬻爵,甚至伪造诏书,要求废太子,自立为皇太女!请陛下定夺!”

此言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再次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官员们纷纷议论起来,有人愤怒,有人担忧,有人则在暗中观察着李显的反应。李显的脸色却没有太大变化,他摆了摆手,语气轻描淡写:“公主胡闹而已,没事。”在他心中,安乐公主始终是自己疼爱的女儿,他不愿相信女儿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更不愿因此严惩女儿,破坏了父女之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