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兴奋归兴奋,苏麦子并没有被冲昏头脑。她深知,虽然政策有所松动,但整个社会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投机倒把”、“资本主义尾巴”的帽子依旧可能随时扣下来。而且,顾沉舟的身份特殊,她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到他。
所以,任何“新计划”的实施,都必须极其谨慎,必须在充分了解政策、评估风险、并且……得到顾沉舟的(至少是默许的)支持下进行。
于是,苏麦子又开始对顾沉舟进行新一轮的“试探”和“思想工作”。
她会有意无意地将报纸上那些关于“搞活经济”、“个体经营”的讨论文章念给他听,观察他的反应。
她会旁敲侧击地跟他讨论,如何才能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更好地发挥军属的“主观能动性”,为部队和家庭多做贡献。
她甚至会拿出自己新做的酱料或者小点心,让他品尝,然后“不经意”地感慨一句:“哎,要是能让更多人尝到这味道就好了……”
顾沉舟对于她这些“不安分”的小心思,自然是心知肚明。
放在以前,他肯定会立刻板起脸来,严厉制止她的“胡思乱想”。但现在,经历了那么多风雨,他对苏麦子的能力和智慧早已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时代的变迁也更加敏锐。
他知道,苏麦子不是一个甘于平庸的女人。她的才华和想法,不应该被这个时代所埋没。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初现端倪,一味地保守和僵化,也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他依旧担心她的安全,担心她会因为冲动而惹上麻烦。但他也相信,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砺,苏麦子已经不再是那个初来乍到、行事莽撞的小姑娘了,她有分寸,有智慧,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于是,在苏麦子又一次试探性地提出,想把自己改良晾衣架的设计图纸交给家属工厂试试看时,顾沉舟沉吟了许久,最终,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图纸给我看看。要确保安全,不能影响本职工作。”
虽然没有明确表示支持,但这句话,无疑等同于……默许!
苏麦子心里乐开了花!她知道,有了顾沉舟这颗“定心丸”,她的“小事业”终于可以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了!
时代悄然变化,政策逐渐松动。这对于像苏麦子这样有想法、有能力、又敢于抓住机遇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虽然前方的道路依旧可能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但苏麦子已经做好了准备。她要在这个变革的时代里,乘着政策的东风,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而她身边那个虽然别扭但始终是她最坚强后盾的男人,也将在她的影响下,以一种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共同迎接这个崭新时代的到来。
他们的日子,不仅会越过越红火,也必将在这个悄然变化的时代浪潮中,书写出更加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