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苏麦子的小事业稳步发展(2 / 2)

当然,她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偷偷摸摸地做点小吃或者酱料去卖。但她可以利用自己的好手艺,在其他方面“做文章”。

比如,部队或者家属区逢年过节搞集体聚餐或者会餐时,总需要一些人来帮忙准备饭菜。苏麦子因为厨艺好、干活麻利,常常被后勤处或者街道(如果有的话)邀请去帮忙。

每次帮忙,她都尽心尽力,不仅能将普通的食材做出不一样的美味,还能提出一些改进流程、提高效率的建议。久而久之,她在后勤部门也小有名气,甚至连师部的一些领导都知道,“顾参谋长家属做菜是一把好手”。

这不仅为她赢得了好名声,也让她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信息,拓宽了自己的人脉圈子。

再比如,她会将自己腌制的、味道独特的各种小咸菜、辣白菜、豆豉酱等,作为“人情往来”的礼物,送给那些帮助过她、或者值得结交的人。这些在外面买不到的“特色美食”,往往比送钱送物更受欢迎,也更能体现她的心意和价值。

通过这种方式,她不仅维系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比如,等政策允许后,或许真的可以开个小作坊或者小饭馆?)埋下了伏笔。

更重要的是,她将对美食的热爱和研究,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她会仔细研究各种食材的特性和搭配,尝试着用最少的调料烹饪出最本真的味道;她会记录下成功的菜谱和失败的经验,不断地改进和创新;她甚至还会将一些现代的烹饪理念和技巧(比如注重营养搭配、讲究火候控制等),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自己的实践中去。

这种对厨艺的“深耕”,不仅极大地改善了自家的伙食质量,满足了她和家人的口腹之欲,更让她在这个略显单调乏味的时代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和追求。

顾沉舟的态度:从担忧到默许,再到……骄傲?

对于苏麦子这些“不安分”的“小事业”,顾沉舟的态度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

最初,他是坚决反对的。尤其是在经历了那场审查风波后,他更是将“安全”和“低调”放在了第一位,严禁苏麦子再搞任何可能惹麻烦的事情。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看到苏麦子做的这些事情,并没有像他担心的那样引来麻烦,反而让她在邻里间赢得了尊重和好人缘;看到她因为这些“小事业”而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容光焕发;看到她那些“小发明”、“小改良”确实给生活带来了便利;尤其是……当他自己也成为了她那些“美食”的忠实受益者之后……

顾沉舟的态度,开始从最初的担忧和反对,慢慢转变为……默许?

他虽然嘴上还是会时不时地敲打她几句,让她“注意影响”、“别瞎折腾”,但行动上却不再过多干涉。甚至,有时候还会“不经意”地给她提供一些“便利”。比如,看到她需要某种特殊的工具或者材料,他会想办法“顺手”弄回来;听到她抱怨某种食材难买,他会“恰好”从部队农场或者后勤仓库带回一点……

虽然他从未明确表示过支持,但苏麦子知道,他其实……是默许甚至有点欣赏她的这些“小事业”的。

或许,在他那颗传统而又骄傲的心里,也为自己拥有这样一个与众不同、能力出众、总能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的妻子,而感到一丝丝……不易察觉的骄傲?

就这样,苏麦子的小事业,在顾沉舟的默许(甚至暗中支持)下,在符合时代背景、不触碰红线的前提下,稳步地发展着。它或许没有带来惊天动地的财富或者名声,却让苏麦子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更有价值,也让她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发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