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有聪明人(2 / 2)

大梁辽王 梦农 1106 字 1天前

“围绕着这两个目的,兵部总体的作战思路是:运动战。也就是说,此次作战,全部出动骑兵,不再使用步兵”

这个作战模式和以往的不同,以往大梁和突厥作战,都是步兵和骑兵混合编组,大梁步兵依靠方阵和火炮还抗衡突厥的骑兵,大梁骑兵则是作为预备队使用。

这么做的好处是,大梁缺少战马,但是步兵却是兵员雄厚;坏处也很明显,就是后勤压力太大了。

对突厥作战,后勤运输全靠人力,别的不说,就以粮食为例,100斤粮食,运到突厥前线,能剩下30斤就不错了,原因很简单,就是运输的人员也需要吃饭。

“咱们大梁的骑兵只有天雄军3万人,人数是不是有些少?”永安帝问出了第一个问题,这也是群臣关心的问题。

“陛下,这要看咱们的作战目的”高邈说话很有条理,“毕竟咱们这次主要的目的是为太后娘娘报仇,顺便打击突厥,并不是和突厥决战,所以出动军队的人数但是没有太大的要求”

见永安帝深以为然的点点头,高邈借着说道,“即使天雄军,也不是3万人全部出动,臣和兵部的意思,是出动一万人”

“一万人?”群臣们听到这个数字,又议论起来,其实3万人他们都觉得少,1万人岂不是更少了?

“兵部是这么考虑的”高邈知道群臣都有疑惑,便解释道,“主要还是咱们大梁的战马太少了,即使接受了晋藩和齐藩的战马,刨除老弱不堪用的,整个大梁的战马也不过5万余匹”

“这5万匹战马,除了3万匹配备天雄军以外,还有1万匹配备禁军、5000匹配备各驿站,剩下的5000匹在马场,看看能不能培育咱们自己的战马”

其实中原政权和游牧民族作战,吃亏就吃亏在没有足够的战马上。之所以没有战马,是因为没有足够大的草原。汉唐有河套地区的草原,还能组建一支骑兵。等到南宋,秦岭淮河一线就是边境了,根本没地方养马。

“所以这次咱们就出动一万人,不过每个人配备2匹马,单人双马,这样一来,机动性就大大提高了,而且粮草还可以由骑兵自行携带,大大解决了粮草运输的困难”高邈提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准奏,就出动一万人”永安帝也反应过来了,这么打省钱啊,只要让这些骑兵自己带粮食就行了,不用再征用民夫运输了,这就大大节省了损耗。原来单人匹马带不动那么多粮食,现在两匹马了,完全可以带动了。

“具体的部署是,天雄军3万骑兵全部开拔,运动到云中郡,其中一万骑兵作为预备队,在长城外巡视,随时做好接应的准备。另外两万骑兵,一万人下马,将马匹给另外一万人,然后配备双马的1万天雄军再从云中郡出长城,进入草原进行打击突厥的作战。”高邈不断在舆图上指着,提出各种部署,

“剩下的没有马的一万天雄军放在云中郡干嘛?还得运输粮食”萧炎问了一句。

“剩下的这1万没有马的骑兵,当然是留在那里准备接受战利品呀”高邈笑道。

不得不说,大梁底蕴还是强,还是有聪明人的,高邈的这个方案就非常切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