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鲜明对比(2 / 2)

大梁辽王 梦农 1322 字 1天前

“涨价了?涨了多少?”萧炎奇怪的问。

“国公爷,这个粮食价钱丰年和灾年不一样,这些年,粮食的价格有所上涨,但总体上来说,一两银子可以买400斤大米左右。”

“咱们带来了400万两白银,修筑河堤等需要300万两,这个钱已经拨付各郡了。现在还能剩下100万两,这么算下来,可以买4亿斤粮食,这么算下来,赈灾差不多能够啊”萧炎现在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是乐呵的说道。

现在各郡统计的受灾人数是60万人,按照饿不死就行的标准、每天每人1斤米计算,一天就是60万斤,一个月才1800万斤,4亿斤可以吃一年半,这样一来,堪堪能把今年度过去,等到明年秋收了,灾民有了收成,这次水灾就算过去了。

“国公爷,您想的太好了,现在一两银子哪里还能买到400斤米”王济苦笑道。

“那能买到多少?350斤?”萧炎问道,“灾年嘛?涨点价也正常”

“350斤也买不到”王济一直在苦笑。

“总不能300斤吧?那涨价也太狠了,竟然涨了25%”萧炎不满的说道。

“300斤也买不到”王济弱弱的说。

“我说王济你是不是有毛病?能买多少痛快说”萧炎不满的说道。

“回国公爷的话,现在一两银子只能买50斤粮食”王济一狠心,直接把把价格说出来了。

“多少?一两银子只能买50斤粮食?”萧炎差点没背过气去,“合着100万两银子只能买5000万斤粮食?就够灾民吃三个月?价钱涨了8倍?”

“恐怕是这样的大人,您这还是理想状态,还没有算上损耗。下官计算了,实际上这5000万斤粮食,只够灾民吃两个月”王济小心翼翼的说。

“去,去调兵,把那些粮商都抓起来!”萧炎怒了,掏出安抚使官防重重的放在大案上,对王济咆哮道。

“大人,恐怕不行吧?这些粮商都大有背景…”王济从未见过自己的顶头上司这么失态,但还是好言提醒。

“背景?谁有我的背景大?我是赵国公当朝宰相,太后娘娘的亲弟弟、当今皇上的亲舅舅”萧炎气疯了,咆哮道,“你就告诉本官,那些粮商都是什么人?”

“对对对”王济只能不断的点头,“粮商主要有八大家,最大的通济粮号,背后老板是蜀王千岁,皇上的亲弟弟”

“和丰粮号的背后老板是庆福郡主,太后娘娘的亲妹妹,也是您的亲妹妹”

“盛源粮号的背后老板是江南崔家,天成粮号的背后老板是长庆侯,日昌粮号的背后老板是英国公李奇,元和粮号的老板是魏王千岁…”王济慢慢的把各大粮商背后的老板说了出来。

萧炎愣住了,他没想到这些粮号背后的老板不是亲王,就是公侯,还有世家大族。

“你刚才说的这些人,确准吗?本官怎么以前没听说过”萧炎有些冷静下来,“特别是本官的妹妹庆福郡主,本官从来没有听说过她开粮号啊?”

“下官怎么敢攀扯皇亲国戚?”王济急忙说,“庆福郡主的粮号,是水灾发生后,刚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