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秦楚两国朝堂反应(1 / 2)

17

是的,买人,最好是拖家带口的奴隶,这样的人口才是稳定基础。

担谷每口,不论男女老弱,这是天价,楚吞并吴越,一直为吴越山民不服管教为难,这事一直到三国东吴,还在大规模捕杀山越蛮夷。

亲卫很快调来一车铁锅,铁锅铲和铁锅勺。

只是这只是小锅,直径约一米,供军中百人队使用。

因为售价过高,吕某人良心不安下赠送锅铲锅勺两把,还贴心教众人怎么样抹油开锅,怎么样做炒菜,怎么样煮饭熬汤,甚至于贴心的讲解调料用法。

愉快的收钱谈妥买卖后,众商贾行礼告退,相国府商贾留了下来,相国很担心三公子,所以派他行商打探。

可结果是,三公子日子过得悠哉悠哉,还打开码头做起生意。

只能把相国交代消息一一告知,寿春经过开始的慌乱后,一条条匪夷所思的情报传来,此秦军竟然是和平使团,他们既不杀人,也不攻城略地,还很讲道理讲信用,更没有断交通补给,再加上秦国从南北两线增兵施压,楚国短时间实在抽不出大军。

于是,征南军这一石并未激起千层浪,反而有楚臣提出派人谈判,或者招降。

当然,除了熊通焦急,不过熊通官职不高,手下兵马不多,而且几次战阵还相当无能。

这事便这样被楚王冷处理了,当然,兵肯定要出,但非腋肘之患也不急于一时,毕竟没到火烧眉毛之时,楚王现在天天被火烧火燎的,想整军备战,王室无钱无粮无兵,更处处被掣肘。

各封主有钱有粮有兵,可他们好好的小日子过着,战火不烧到封地,谁愿意替别人大出血。

秦国朝堂则是一片欣喜,自从接到征南军第一份军报后,此后隔三差五有好消息传来,秦王政亲自去相国府商议数次,主要是临时协议内容,得假戏真做,得把别山真的封给征南将军吕涛。

这样征南军才师出有名。

相国吕不韦自从和三儿一番深谈后也意识到危险,所以吕涛出征后,他开始缓步放权。

以前不管军政文书第一时间皆送入相国府,相国也是一手操办,现在,军国大事一概让秦王政决定,小事自己管管。

这让秦王政很不适应,被压制了八年,相国一下子放权,这怎么办……

这个时代,各国拜相那是真的拜相,相可行使一切军政大小事,而且各国君王还得诚心诚意供着相国,即使内心不爽,不然落个不尚贤名声。

没有后世皇帝一言堂的先例,各国比着赛的礼贤士子聘请贤达。

所以,秦王政惶恐了很久,不知道相国怎么了,突然变得不一样了。

还有遇见涉及弹劾嫪毐,相国必在朝堂破口大骂,言此厮该千刀万剐。

这个时代言官虽头铁,但和太后私通还生育两子实在太骇人听闻,所以弹劾内容只不过是他欺压良善,酒后行凶之类小事。

可相国如此勃然大怒,让众人以为相国在争风吃醋,而不是要与嫪毐切割。

哎,吕相国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得。

秦王政数次来相国府商量征南军之事,吕不韦皆大义凛然道:“秦欲统一天下,必需无数钱粮支撑,某一介商贾何德何能,本受不起洛阳十万户,臣愿意假戏真做,更愿意去敌国开拓。”

秦王政感动涕零道:“仲父,寡人何时说过要收回相国府封地,寡人之意,可把别山封于征南将军。”

“也可,不过我王待吕氏太厚了,这样,洛阳先减封一半,以后再慢慢收回封地,给吕家留座山头建宗庙祭祀祖宗就可以了。我王,周因分封而亡,楚主弱枝强才一败再败,往后我大秦功臣分封当慎之又慎,臣建议,秦若一扫寰宇表功诸将士,要不封几座荒山,要不封于海外塞外去开疆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