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情报博弈(2 / 2)

赵括的反间计也在悄然推进,步步为营。他精心谋划,故意让一名被俘的赵军士卒寻得机会 “逃脱”。这名士卒回到秦军营地后,神色慌张,急忙向白起报告:“将军,大事不好!赵括准备在丹水上游筑坝蓄水,待我军渡河时决堤放水,意图将我军一网打尽。” 白起听完,盯着舆图上蜿蜒的丹水河道,沉思良久,脸上阴晴不定。最终,他下令:“传令下去,所有营寨后撤五里,远离河岸,以防不测。” 而这,正中赵括下怀,成功将秦军调离了战略要地,为赵军后续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着情报战的不断升级,秦赵双方都在绞尽脑汁,不断调整策略。白起意识到内部可能混入了赵军奸细,开始对秦军进行大清洗,短短数日,数十名可疑的士卒和军官被处决,一时间,秦军营地人心惶惶。赵括则针锋相对,在营区专门设立 “密信甄别处”,召集墨家工匠,发明了专门检测密信的精巧工具。一旦发现字迹异常,或是密信传递过程有可疑之处,便立即展开深入调查,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某夜,月色黯淡,苏三娘带着一名浑身是伤、气息微弱的秦军军官,匆匆闯入赵括营帐。军官强撑着一口气,从怀中掏出白起最新的作战计划:“秦军准备兵分三路,从东、西、北三面同时进攻。” 赵括接过计划书,目光落在上面的朱砂标记上,神色凝重。他略作思索,突然拿起狼毫笔,在 “北路” 二字上重重圈画,下令道:“告诉墨离,在北路必经的鹰嘴崖,布下千张绊马索,再用桐油浸透崖边草木,给秦军来个迎头痛击。”

然而,这份看似至关重要的情报,实则是白起设下的精妙圈套。白起老谋深算,早已猜到赵括会通过苏三娘这条线获取情报,故意泄露了这份假计划,而真正的主力部队,正趁着夜色,悄无声息地向赵军防守薄弱的南线集结,意图打赵军一个措手不及。

当赵括依照这份情报,有条不紊地部署兵力时,白起站在高处,望着赵军营地方向,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马服子,就看看你能接得住我几招。” 他身后,秦军士卒们正在夜色中紧张地整装待发,马蹄裹着厚布,兵器涂着油脂,尽可能不发出一丝声响,宛如一群隐匿在黑暗中的猛兽,随时准备扑向猎物。

而赵括也并非毫无防备。他看着苏三娘带回的情报,表面上依计行事,暗中却留下了三万精锐,驻扎在营地周边隐蔽之处,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他轻抚着案上的青铜剑,剑身寒光闪烁,对身旁的亲卫低声吩咐:“告诉苏三娘,继续死死盯着秦军的粮草和伤兵营。粮草关乎秦军战力,伤员动向则能暴露他们的作战意图,这二者,才是白起真正的命门所在。”

黎明前的黑暗最为深沉,秦赵双方的情报人员仍在紧张地活动着。有人在密林中穿梭,传递着密信;有人在营帐外潜伏,设下陷阱;有人在烛光下仔细甄别密信真假。这场没有硝烟的情报博弈,比正面战场更加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