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情>:粤语诗中时光与情感的多维镜像》
文\/阿蛋
粤语诗作为汉语诗歌体系中极具地域特色的一支,以其鲜活的方言韵味与独特的文化底蕴,构建起别具一格的艺术空间。树科的《旧时情》围绕作家班同学再聚这一主题,以细腻笔触、质朴语言,将时光流转中的情感与记忆娓娓道来,在粤语的韵律与意象中,展现出深刻的人性内涵与诗学价值。
诗歌开篇 “分手个阵,眼有泪光 \/ 又嘟笑紧,作状握别”,短短两句,便以极具画面感的场景描绘,将分别时刻的复杂情感生动呈现。这里的 “眼有泪光” 与 “作状握别” 形成鲜明对比,泪水代表着内心的不舍与伤感,而 “作状握别” 的笑容,却又暗含着故作坚强与无奈。这种矛盾的情感表达,正如李商隐在《无题》中 “相见时难别亦难” 所描绘的离别之苦,将人类面对分别时的情感张力推向极致。同时,粤语中 “个阵”“嘟笑紧” 等表述,让诗句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真实而复杂的情感。
紧接着,诗歌插入括号内的内容 “(课堂,导师,佢哋话:\/ 你哋喺灵魂嘅打工仔……)”。这一独特的文本设置,打破了诗歌叙事的常规节奏,为诗歌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灵魂嘅打工仔” 这一比喻,新颖而深刻,既展现了作家班学员们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的艰辛与执着,也暗含着对文学与灵魂关系的思考。这让人联想到杜甫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的创作态度,作家班的学员们如同杜甫一般,为了文学创作,甘愿成为灵魂的 “打工仔”,在文字的世界中辛勤耕耘。这一插入语,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埋下伏笔。
“曾几何时,魂牵梦萦 \/ 噈咁喺群度,一微十几廿年”,这两句诗将时间的跨度拉长,从分别的时刻跨越到漫长的十几年时光。“魂牵梦萦” 四个字,生动地描绘出同学们对彼此的思念与牵挂,这种情感在岁月的长河中愈发浓烈。而 “噈咁喺群度,一微十几廿年”,则以简洁的语言,点明了现代社交方式对同学情谊的维系作用。在微信群中,一句句简单的问候、一次次不经意的交流,让这份情谊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得以延续。这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所表达的友情不受时空限制的理念不谋而合,展现了友情在现代社会中的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