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后疮痍 百废待兴
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去,但这片土地满目疮痍。城镇村庄被战火洗礼,房屋坍塌,农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顾逸尘和林婉兮看着这破败的景象,心中满是忧虑。
“逸之,当务之急是要让百姓有地方住,有饭吃。”林婉兮说道,眼中透着坚定与怜惜。
顾逸尘点头,神情凝重:“我已安排军队先帮助百姓清理废墟,搭建临时住所。但要恢复往日的繁荣,还需要从长计议。”
为了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林婉兮组织人员发放赈灾物资,同时鼓励百姓重拾农业生产。她深入田间,指导农民翻耕土地,播种适宜的农作物。
“大家别灰心,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这片土地定能再次丰收。这些种子是精心挑选的,适应咱们这儿的气候,大家按我说的方法种,准能有好收成。”林婉兮耐心地向农民讲解种植技巧。
而顾逸尘则忙着修复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他带领士兵和工匠,日夜赶工,确保交通尽快恢复畅通,以便物资能够顺利运输。
二、重建中的阻碍与应对
然而,重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首先面临的是物资短缺的问题。战争消耗了大量资源,要修复和重建所需的木材、石料、布匹等物资十分匮乏。
“将军,木材的供应远远不足,附近山林的树木大多在战争中被砍伐,再这样下去,房屋重建工作恐怕要停滞。”负责物资调配的官员焦急地汇报。
顾逸尘陷入沉思,片刻后说道:“立刻派人到周边地区采购木材,多找几个供应商,务必保证木材的供应。同时,组织百姓收集可用的旧木料,加以修缮利用。”
与此同时,资金问题也困扰着重建工作。朝廷在战争中开支巨大,财政紧张,难以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重建。林婉兮为此四处奔走,动员京城的富商巨贾捐款捐物。
“各位都是国家的栋梁,如今国家有难,百姓受苦,希望大家能伸出援手,共渡难关。每一份捐赠,都能让一个家庭重新有遮风挡雨的地方,让孩子们能早日回到学堂。”林婉兮言辞恳切地劝说着富商们。
在她的努力下,一些有识之士纷纷响应,慷慨解囊,为重建工作注入了急需的资金。
三、人才匮乏 教育复兴的难题
除了物资和资金,重建过程中还面临人才匮乏的困境。许多工匠、教师等专业人员在战争中丧生或流离失所,导致房屋建造、教育恢复等工作进展缓慢。
林婉兮意识到,培养人才是实现长久发展的关键。她决定在各地兴办临时学堂,不仅教授孩子们知识,还开设各类技能培训课程,培养新一代的工匠、医师等专业人才。
“孩子们,国家的未来需要你们。学好本领,将来才能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林婉兮在临时学堂开学仪式上鼓励着孩子们。
同时,顾逸尘也在军中挑选有一技之长的士兵,让他们到民间传授技能,帮助更多人掌握重建所需的手艺。
“弟兄们,咱们在军中学会的这些本事,现在能派上大用场了。去教百姓们怎么建造更坚固的房子,怎么制作实用的农具。”顾逸尘对士兵们说道。
四、官场腐败 重建工作受干扰
就在重建工作艰难推进时,官场中却出现了腐败现象。一些官员趁机中饱私囊,克扣重建物资和资金,严重影响了重建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林夫人,您可得管管啊!发放给我们的物资比原定计划少了许多,听说都被那些贪官给吞了。”一位百姓向林婉兮哭诉。
林婉兮听闻后,怒不可遏。她立刻将此事告知顾逸尘,并向皇上奏明情况。
“皇上,如今国家正值重建的关键时期,这些官员却如此腐败,实在是罪不可恕。若不加以整治,重建工作将毁于一旦。”林婉兮言辞激烈地说道。
皇上大怒,下令成立专门的监察小组,彻查此事。顾逸尘亲自带领监察小组,对涉及重建工作的官员进行逐一审查。
“不论涉及到谁,一旦查实贪污腐败,绝不姑息!”顾逸尘严肃地说道。
经过一番严查,一大批贪官被查处,贪污的物资和资金被追回,重建工作得以继续顺利进行。
五、疫病隐患 防疫抗疫迫在眉睫
随着天气转暖,另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了面前——疫病隐患。战争过后,卫生条件恶劣,尸体处理不及时,极易引发疫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