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建康血烬(2 / 2)

“元长!”新安公主扑过去,却被他推开。谢朓抓起她的手,在掌心写下“科举”二字,又指了指远处的太学方向。他的指甲深深掐进她的皮肉,仿佛要把毕生的理想都刻进她的骨血。忽然,狱外传来金吾卫的呼喝,他猛地推开众人,用身体堵住牢门——那身染血的御史中丞官服,此刻成了最后的盾牌。

卯时正,天光透过狱窗的铁栅栏,在谢朓脸上织出网状的阴影。新安公主被学员们拖离时,看见他对着晨光比出“开”的手势——那是“开科取士”的“开”,也是“开创未来”的“开”。她忽然想起他说过的“兰台是文明的避难所”,终于明白,他的理想从来不是拯救某个王朝,而是开启一个不再被士族与皇权垄断的时代。

巳时三刻,萧宝卷的屠刀终于落下。谢朓的头颅被悬在朱雀桥头,双目微阖,嘴角却带着一丝释然的笑。一个Lantern学堂的学员混在人群中,将一束兰草放在他颈间,草叶上别着张小纸条:“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纸条被风吹起,飘向秦淮河,与当年谢安垂钓时的钓线,在历史的河流中遥遥相接。

是夜,新安公主在谢氏家庙的废墟上点燃篝火,将谢朓的《天下策》残稿投入火中。火星飞起时,她看见稿纸上“废除九品中正制”的字迹在空中飞舞,恍若淝水之战的烽烟。她摸出青萍剑,在焦土上刻下“永元”年号,却在“元”字中间加了一横——这是谢氏“变元”的暗号,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远处,萧衍的府邸亮起灯火,有人看见他在灯下研读《谢氏军阵图》。新安公主望着建康城的漫天星斗,想起谢朓说过的“天下”二字,忽然握紧剑柄——她知道,自己肩负的不再是儿女情长,而是将他的理想火种,藏在Lantern学堂的兰草里,藏在女子的绣针里,藏在所有渴望改变的人心深处。

青萍剑刃上凝结着露水,像极了谢朓最后那滴未落下的泪。新安公主对着东方跪下,用谢氏最郑重的礼节叩首——不为某个人,不为某个家族,只为这乱世中,即将破茧而出的新文明。当晨雾漫过朱雀桥,她起身离去,身后的篝火仍在燃烧,照亮了“陈郡谢氏”匾额上未被涂尽的“谢”字,如同文明的胎记,永远留在历史的肌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