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星轨(1271-泉州)(2 / 2)

AI突然检测到某文明因忽视暗物质而陷入认知坍缩,林羽将丝路星轨的暗物质数据注入该文明的熵场,那些被遗忘的罗盘传说、未译文书瞬间转化为创新动能。观测屏上,暗物质与显形文明开始相互映射,形成文明的“阴阳鱼”结构。

“文明暗物质的终极意义,”他轻声说,“是让每个未被看见的过去,都能在未来成为隐形的翅膀。”钟表匠点点头,在暗物质日志中记录:“第1024号文明守护事件:激活丝路罗盘的暗物质引力。”

当熵场恢复平衡,林羽回到2025年的教室。窗外的天文馆里,学生们正在用射电望远镜捕捉“文明暗物质”信号,某组数据竟与敦煌未破译文书的字符频率吻合。

“老师,”有学生举着暗物质模型,“如果文明暗物质是看不见的传承,那我们记住的每个古老传说,是不是都是暗物质的发光体?”

林羽笑着点头,文明的暗物质从来都不暗——就像马可·波罗藏在《圣经》里的罗盘,就像敦煌藏经洞的未译文书,它们始终在时光的熵场里,用看不见的引力,托举着人类文明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