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宁宗继位(2 / 2)

耶律朵朵并不气恼,款款说道:“我小时候,舅舅最为疼我。记得我七岁之时,无意中说外公的白虎皮比我家虎皮好看,舅舅便不辞辛劳,带人在林中搜寻了四个月,终于猎杀了一只白虎赠予我。九岁那年,舅舅带我去打猎,我随口说喜欢雏鹰,舅舅又亲自攀上悬崖,捉了一对雏鹰给我……”

耶律朵朵自言自语,说的都是往昔之事,其中一些细节萧耳勃尚有印象,有些却已淡忘。他未曾料到,朵朵竟将这些小事,都记在心里。

听着听着,萧耳勃心中的恨意与不甘逐渐消散。想起父亲在世时对自己的叮嘱,对比自己后来的所作所为,一股深深的悔恨之情油然而生,眼眶也湿润了起来。萧耳勃面朝墙壁,悄悄拭去泪水,翻身坐起,满含愧疚地说道:“朵朵,这件事情,舅舅确实做错了。我愧对你外公,也对不起你父母……”

第二天上午,耶律熊在众人的簇拥下正式登基继位,称作宁宗。辅政大臣耶律朵朵代拟了圣旨,萧耳勃等十七人叛国作乱,斩首示众。同时宣布朝廷念萧家对朝廷曾有大功,免于追究与此事无关之人,并由萧铁鹰世袭南院大王。

处理完朝中的事情后,耶律朵朵便辞别母亲,带着自己的卫队,直奔永丰而去。

刘轩夺回听雪城十日之后,耿光齐率领的增援部队赶了过来。此次子弟兵可以说是倾巢而出,除了张红旗带领5、6两团留守镇北关,余海涛的7团驻扎在张北以外,三个师所有的能战之人都到了契丹,共计两万三千人。耶律朵朵给他们配备的是乘马,虽然这些士兵本质上还是步兵,可行军能力却大为加强。

听雪城楼上,石勇桂等三师的将领们并肩而立,目光所及之,仿佛连天空都因这片广袤无垠的草原,变得格外高远。

这些人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激动与兴奋。他们本是镇北关的守将,长久以来,契丹一直是他们心中的假想敌。如今刘轩竟在契丹国境内,凭借一己之力,占据了如此重要且规模宏大的一座城池,这不仅是刘轩个人的荣耀,更是大汉军队的胜利,这怎能不让他们心生敬佩?

石勇桂感慨地说道:“回去之后,我要给我爹爹烧点纸,告诉他,我们大汉的将士,已经冲破了镇南关的封锁,来到了这片土地。”

严华强在旁道:“是啊,石老将军当年因为镇南关得而复失抱憾终身,如今我们终于可以祭奠他在天之灵了。”

焦闯道:“现在没有什么镇南关了,那里现在叫友谊北关,已是我大汉的领土。”

几个人听了,不由的同时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自豪与喜悦。

吴铁柱走过来,好奇地问道:“你们几个说什么呢,如此开心?”

严华强道:“吴师长,我们都想,还是王爷了不起,若没有他,我们这辈子都不会站在这里。”

吴铁柱面露微笑,接着神秘兮兮地说道:“王爷打算在你们三师里择一人为总兵,率部驻扎在这里,你们说会是谁?”

众人面面相觑,都在心中思考着合适的人选,过了一会,石勇桂说道:“我猜是马国松的12团,他是我们中唯一一个参加过二十年前那场大战的,又是耿帅的嫡系,这听雪城总兵一职,非他莫属。”

马国松连忙摆手,说道:“不不,不会是我,我虽然年龄比你们大一些,在军中的资质却远不如你们,做总兵士万万没有资格。”

吴铁柱正色道:“咱们王爷心里,可没有嫡系外系之分,提拔将领也从不看资质,不然邵团长跟随他这么久,为何现在的军阶反而在张红旗之下?”

众人闻言,都点点头,对吴铁柱的话深感赞同。

严华强突然哈哈大笑,道:“其实谁留在这里都一样,反正这里已是我大汉的领土了。”几个人也跟着笑了起来,爽朗的笑声在城头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