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改组军队(2 / 2)

“王爷别说了,真是羞死人了。”婉儿的脸颊瞬间变得绯红,她害羞地将头埋在刘轩的胸前,不敢再抬起来。

刘轩逗了婉儿一会,觉得有些累了,便回房休息。

次日清晨,阳光初照,刘轩率领着罗飞等一干人等步入了校军场。此时,除了在各县执行守卫任务的士兵外,晋北府麾下的所有府兵皆已集结于此,场面蔚为壮观。

刘轩立于台阶之下,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官兵们。片刻之后,他转过头,向耿光齐询问道:“这有两千人?”?

耿光齐干咳一声,神色尴尬,道:“王爷,骑兵营目前并未满员。”对于张书源吃空饷之事,他心中自是明了,但碍于张家的势力,他也只能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不仅如此吧,”刘轩的目光锐利如鹰,扫视着台下的士兵:“我看甲胄、兵器、马匹都未装备齐全。甚至有的骑兵,手中拿的竟是木棍,牵着的也只是驮马,甚至还有骡子、毛驴之流。”

耿光齐脸色大变,单膝跪地,请罪道:“属下失职,未能将骑兵营管理妥当,请王爷责罚。”

“起来吧,我知道你也管不了。”刘轩淡淡地说道。

晋北府兵之中,除了人员不足之外,还存在着许多老弱病残。刘轩命人将这些士兵集中到校军场的西侧,并当众宣布他们即刻退役。

起初,这些人对刘轩剥夺他们的军籍心存不满,但当他们听闻每人将获得三十两银子的退伍费时,脸上瞬间绽放出笑容。他们原本只是每月领取五百文铜板,被张书源拉来凑数而已。这三十两银子,是他们五年都赚不到的数目。

在清除完老弱病残之后,刘轩又命人重新清点了人数。结果显示,场上现有盾刀兵八百七十名,弓箭手四百八十五人,骑兵一百二十二人。再加上刘轩此行带来的一百名骑兵和四百名步卒,总人数仍然不足两千。

刘轩站在高台上,目光扫过下面的士兵,郑重宣布了对军队的改组决定。将晋北府兵正式更名为晋北人民子弟兵,同时规划了军队的新编制——设立两个骑兵营与三个步兵营,每个营配置五百人,并额外增设一个尖刀营以应对特殊任务。

紧接着,刘轩公布了一系列人事任命:耿光齐被任命为子弟兵元帅,张乾浩担任副帅;罗飞出任骑兵一营营长,邵春来则负责骑兵二营;吴铁柱领导步兵一营,陈正先执掌步兵第二营。至于第三个步兵营的营长人选尚待确定,暂由张乾浩代为管理。

借鉴前世的军队编制经验,刘轩明确规定了新的军队组织架构:每个营下辖五百人,营级单位下设连,每连编制一百人,连之下再细分排……连长与排长由各营长负责任命。对于当前作战单位中存在的人员缺口,将立即启动招募程序,以确保各营尽快满编。

尖刀营队是一个独立的军事部门,南风暂时代理营长,直接听命于刘轩。在全军中挑选优秀士兵,交给南风训练考核,成绩优异的留在尖刀营,不合格的返回原部队。

刘轩精心挑选出三十余名擅长书写的士兵,计划将他们带往王府,接受汪太冲的思想培训。待他们培训合格后,将被分配到各个连队,担任思想教员的重任。

最后,刘轩郑重宣布提升士兵待遇:普通士兵的军饷将由每月三两银子增至四两;而尖刀营的成员更是每月可领取十两军饷。他还承诺将确保所有士兵至少每三天能享用一次肉食。但前提是,士兵们必须能够适应新的军事训练方法,并严格遵守军队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于那些无法适应军队生活或违反规定的士兵,将毫不犹豫地予以退役处理。

对于刘轩的军士改革,士兵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尤其是骑兵营的士兵,以前虽然不用训练,可每个月的军饷都被克扣,到手的还不到二两银子。现在军饷一下子翻了一番,大家都是穷苦出身,只要能多赚钱,根本不在乎苦累。

耿光齐的内心可谓是五味杂陈。他知晋北府兵如今的混乱局面,自己难辞其咎。可刘轩不仅没有责罚他,反而将带来的亲信部队交给他来管理。这份沉甸甸的信任,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瞬间点燃了他内心深处的热血与激情,仿佛又将他带回了当年与契丹浴血奋战的那段光辉岁月。

在宣布完军队改组的相关事宜后,刘轩召集了所有营级以上的军官,于大帐之中召开了军事会议。

会议伊始,刘轩详细阐述了军队改组的各项具体落实措施,随后,他鼓励大家各抒己见,谈谈心中的想法。

“王爷。”陈正先率先站了出来,神色中带着几分犹豫与不安,“属下自觉担任营长之职,恐怕不太合适。”他原本只是十夫长,如今一跃成为营长,手下的连长们昔日都是他的长官——百夫长,这让他心中难免有些忐忑与顾虑。

刘轩目光如炬,直视着陈正先,语重心长地说道:“没有什么合适不合适之说,用人之道,本就应唯才是举。不想当将军的士兵,绝非一个好士兵。倘若你连担任营长的勇气都没有,那就也没有资格去做连长和排长,你只能是一个普通的大头兵罢了。”

“属下明白了。”陈正先挺直了腰杆,语气坚定地说道。

刘轩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道:“身为军官,光有勇武是远远不够的。你这个营长之位只是暂时的,我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你的带兵能力和领导才能。倘若表现不佳,我随时都可能撤换你。”

“是!属下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王爷厚望。”陈正先斩钉截铁地回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