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听后,圆润的脸庞泛起红晕,结结巴巴地回应:“这……那个……”
“别吞吞吐吐!”
朱瞻基打断父亲的话,叹气道:“您做的那些事,我心里清楚,做儿子的不便多说,但您自己要多注意身体。”
“母亲也是担忧您,怕您身体撑不住。
等您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向您保证,她就不会再盯着您的私房钱了。”
————————
“你这孩子……”
朱高炽涨红了脸,闷闷不乐地低下了头。
看到父亲有些生气,该说的也都说了,朱瞻基也就适可而止,没有再说下去。
他知道,想要立刻让父亲改掉这些习惯几乎不可能。
当然可以。
以下是重新表述后的文章:
——
毕竟尝过美味,男人心里都清楚。
于是立刻转移话题问:\"现在能告诉我找你来到底是为了什么了吗?\"
被儿子教训了一番,朱高炽虽然不太舒服,但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反驳。
听见儿子换了话题,他顿时松了一口气,随后说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听说你想在南北国子监附近建一所皇家学院,所以叫你来问问情况。
\"
\"就这事啊?\"
朱瞻基原以为是什么大事,一听父亲提到皇家学院的事情,便随口编了个理由:
\"我觉得国子监里的学生和老师都没什么紧迫感,导致出了个像李时勉那样的小人。
所以我打算再建一座学院,给他们点压力,让他们明白以后国子监不再是大明最高的学府,他们也不是最优秀的人才了。
这样就能打破他们的自大,让他们踏踏实实地学习,别整天搞那些无意义的事儿,变成第二个李时勉,不然将来进朝为官,朝廷肯定会乱套。
\"
朱高炽显然不信儿子的借口,继续追问:“挂上皇家的名字也是为了施加压力?\"
\"当然!\"
朱瞻基想都不用想就点头道:”如果是普通学院,在大明这么多学院里根本不起作用,但带上皇家的名号就不同了,听着就让人肃然起敬,您觉得是不是?\"
\"那你打算怎么向你爷爷解释这件事?\"
朱高炽收起了刚才的胆怯,严肃地说道:
\"办学本身是好事,但你未经爷爷同意就擅自给学院冠上皇家之名,他要是知道了,能答应吗?\"
\"那就看他能不能接受我的补偿了!\"
朱瞻基低声嘟囔了一句。
朱高炽没听太明白,下意识地问:“什么够不够多?\"
\"啊,没事!\"
朱瞻基摇摇头,坚定地说,”爹您就放心吧,爷爷一定不会反对的,即便他有意见,我也能让他的意见消失!\"
朱高炽从儿子的态度中察觉到了一些隐瞒,无奈地叹了口气。
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作为父亲想稍微表现一下存在感都变得困难了。
想到这里,他再次叹气,随后说道:“你也长大了,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见解。
今日李时勉之事,你做得不错,每一步都算计得当。
不过,你要记住,你是监国太孙,天下人的目光都会聚焦于你。
做事必须光明磊落,避免给人以口实。
唯有堂堂正正,才能令人信服。”
朱瞻基听后,立刻谦逊回应:“父亲教训的是,今后我会多加留意。”
见儿子终于听进了自己的话,朱高炽颇为满意。
他担忧这个儿子日后若是一意孤行、不纳良言,对监国而言将是极大的隐患。
毕竟个人能力再出众,也有局限之处,这些都需要旁人辅助弥补。
身为监国,必须听得进他人意见,这样才能避免失误。
瞧着儿子点头应允,朱高炽笑眯眯地说:“嗯,你接任监国已半月有余,期间未曾出错,处理事务甚至超过我当年。
在这方面,你算是合格的了。”
朱瞻基依旧谦虚:“全赖父亲教导有方,若非您在一旁指点,我绝无可能胜任此职。”
“你这小子,净会拍马屁。”
朱高炽听罢,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
看到父亲如此开怀,朱瞻基赶忙转移话题,调侃道:“好了,正事谈完,接下来该练剑了。
母亲说只有一炷香的时间!”
“你们母子联合起来欺负我吧!”
朱高炽被儿子打趣地收住笑容,无奈地翻了个白眼,但最终还是拿起剑开始练习。
……
应天府南部的化莲寺内。
朱高燧望着带来消息的主持,表情困惑。
忍不住反复确认几遍后,他震惊地说道:“根据情报,李时勉不但没能阻止我的侄儿,反而让他抓住了把柄,导致自己声名狼藉。
不仅如此,如今我侄儿不仅计划建立医学院,还打算在国子监附近增设一座皇家学院?”
这一消息令朱高燧久久无法接受。
他难以理解,那位备受尊敬的国子监祭酒,连皇帝都被他顶撞多次却安然无恙的人,为何仅仅去过一趟乾清宫,回来就成了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不仅医学院的事没拦住,反而平白多了个南北皇家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