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玻璃厂(2 / 2)

你祖父北伐去了,他那时监国,众目睽睽之下,自然不敢造次。”

“如今可好。”

张氏说完又低头织毛衣,边织边道:“既不用监国,也不用忧心你祖父,这心一松,我就得在他耳边多念叨几句,不然他怕是要飘上天了。”

朱瞻基默然。

自家老爹竟这般不堪?

心中腹诽一句后,又想起太子府那些被糟蹋的西域女子,忍不住哭笑不得。

他察觉此事,似乎确是在祖父离开应天之后发生的。

往常老爹虽也有几分癖好,但相当克制,断不会做出这样的事。

如今祖父北伐,轮到他监国。

这下老爹反倒成了最清闲自在的人。

只要自己监国不出岔子,待祖父北伐归来,就算想整治这位太子,也难寻借口。

至于糟蹋十几个西域女子这种事,更是不成问题,这本就是为老朱家添人口的好事,不但不能算罪状,还该嘉奖。

想到此处,朱瞻基颇觉无奈,好色也就罢了,怎么还变成光宗耀祖的事了?

真是匪夷所思!

再想想母亲为了老爹操碎了心,又觉她不易。

张氏瞄了眼儿子,眨眨眼,“孩儿,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娘?”

“还有何事?”

朱瞻基疑惑地问。

张氏凝视他,“前几天我不慎打翻了个花瓶,你爹平时宝贝得紧,谁碰都不行。

还好花瓶无损,却让我发现件奇事——那花瓶里不知谁放了一张二十万两的银票,啧啧,二十万两,你说怪不怪?”

“咳咳……”

朱瞻基听罢,头皮发麻,

什么叫不小心打翻了老爹珍爱的花瓶?

您确定是意外?

朱瞻基听罢,立刻说道:“这倒是很有趣。

您没跟父亲问过这事吗?或许是他藏起来的呢。

娘,这事您可得好好查查,一定要搞清楚这钱是从哪儿来的?二十万两可不是小数目啊!”

张氏眯着眼睛继续问:“这事儿,你是不是知情?”

“我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怎么会知道呢?”

朱瞻基毫无迟疑地答道。

听完儿子的话,张氏微微点头,然后白了他一眼,“要是你没做就行,我也没兴趣深究。

你爹能藏住钱已属不易,我得给他留点颜面。”

朱瞻基心里暗自感叹:确实是不容易,把钱藏在最爱的花瓶里,这是以为最危险的地方才最安全吗?

他明白母亲话中的深意,显然此事就此揭过。

她提出这事多半是为了敲打自己。

想到这里,朱瞻基不敢久留,马上站起来说:“娘,我忽然想起还有些公务未处理,若您没别的事,我就先告退了。”

“去吧,去吧!”

张氏挥挥手。

得到许可后,朱瞻基正准备离开,却听见张氏又喊:“对了,儿子,帮爹找狗的时候,记得挑只活泼些的,好让他平时有事可做。”

“好,我知道了,娘。”

朱瞻基心里默默为自己的父亲默哀,赶紧答应下来。

出门后,他才松了一口气,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自家娘亲真是越来越让人头疼了。

正想着,迎面看见一名穿飞鱼服的锦衣卫走来。

见到朱瞻基,锦衣卫眼睛一亮,急忙上前行礼:“见过太孙殿下!”

“有何要事?”

朱瞻基整理衣衫,平静问道。

听完锦衣卫的汇报,朱瞻基本以为是关于羊毛的事,但听他说后面的内容时,立刻来了精神,目光期待地看着锦衣卫:“玻璃真的造出来了?”

细细算来,玻璃厂与纺织厂几乎是同时起步的。

只是因二者均由户部出资,纺织厂进展较快,早已投入生产。

而玻璃厂如今也恰逢其时地开始了运作。

锦衣卫躬身点头道:“周大人吩咐小人这般回复。”

“嗯,做得好!”

朱瞻基满意地点点头。

锦衣卫领命后喜形于色,连忙称谢:“多谢太孙殿下!”

朱瞻基挥挥手让他退下,随后独自在院中稍作停留,嘴角不禁浮现出一丝兴奋的笑意。

近期好事不断,新盐、羊毛等项目逐一落地。

他的幼军建设计划也已获批。

学院的事宜虽因时日尚短未能立刻成型,但各项工作均已步入正轨。

如今玻璃厂也顺利启动,诸多事务即将逐步推进。

毕竟,在他的规划中,玻璃占据着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