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仁厚(1 / 2)

李时勉此刻全然顾不上别的了,起初他还觉得皇太孙要他为自己的言行担责,这话未免有些幼稚。

可看着朱瞻基逐渐露出真面目的那一刻,他哪里还敢胡言乱语?

倘若今*说的话被登载在报纸上,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日后他若生了病,恐怕连郎中都不会搭理他,即便被人装进麻袋也还算轻的。

更别提让天下的百姓与朝廷里的老臣知道他曾反对过那些关乎他们生死存亡的政策。

不说那些老臣,就是那些求医无门的普通百姓,估计都会将他家拆了。

这哪里是什么名扬天下,分明是要遗臭万年啊!

李时勉恐惧至极,就算是死,也没有这般害怕,可一想到未来将名声扫地,每日活在天下百姓的唾骂中,他就慌了。

于是他一边叩头一边急忙说道:“太孙殿下,罪臣认罪,罪臣是受了小人的挑拨,不了解太孙殿下的深谋远虑,罪臣原以为皇家医学院该建且必要建,罪臣愿意亲自监督修建。”

“放肆!”

砰的一声巨响!

话音未落,朱瞻基的脸色骤变,猛地站起身来,重重拍击御案,冷冷注视着跪在地上的李时勉,沉声喝道:“李时勉,我尊重你是南京国子监的祭酒,是为人师表之人,理应德高望重,所以我对你诸多包容,重视你的建议。

然而你现在却将此处当作何处?江湖偏乡吗?岂容你在这里信口雌黄、反复无常?”

“臣……”

李时勉张了张嘴,想要辩解几句,朱瞻基却已不再理会,直接下令:“大汉将军何在?”

话音刚落,乾清宫外迅速冲进两名孔武有力的大汉将军。

朱瞻基手指瘫倒在地上的李时勉,命令道:“给我将这个狂妄悖逆、言而无信、不忠不义、妄称人师的小人投入诏狱,待我禀报圣上后再作定夺。”

“遵命!”

两名大汉将军接到指令后,二话不说便一把拽起瘫软在地上的李时勉,径直向外走去。

与此同时,在外处理其他事务的官员也听到了这边的喧哗。

毕竟朱瞻基训斥李时勉的声音十分清晰。

等到他们看见大汉将军拖着像烂泥一般瘫软的李时勉走出时,一个个都惊得目瞪口呆。

因为他们距离较远,之前并未听见任何声响。

目睹昔日地位显赫的国子监祭酒,进去时还神气十足,出来时却成了这副模样,众人无不震惊。

即便没目睹事情经过,众人也清楚,刚刚必定发生了一场大事。

场面瞬间安静了下来,每个人都看着彼此。

良久,吏部尚书蹇义悄然靠近最近容光焕发的夏原吉,低声问道:“夏老弟,近来你与太孙走得很近,这是怎么回事?给我们透个底吧。

国子监祭酒进去时还带着一股清贵之气,出来时怎会变成这般模样?”

蹇义年长夏原吉几岁,两人关系尚可,私下常以兄弟相称。

此时夏原吉自己也是一头雾水,朱瞻基刚才的训斥声很大,外面的人都听到了。

什么不忠不义、狂妄悖逆、言而无信、妄为人师等罪名随便扣一个,就够他们喝一壶的了。

最轻的结果是罢官回家,严重些甚至可能人头落地,家族流放。

如今这些罪名全堆在国子监祭酒李时勉身上,更奇怪的是,李时勉竟然没有反驳。

夏原吉等人也不是傻子,深知官场之道,比狐狸还精明,自然明白这事多半是李时勉自找的。

因此,夏原吉对蹇义的话不以为然,面无表情地道:“如果我知道原因,你觉得我会在这儿坐着吗?”

话音未落,他又转移话题道:“哦,你说的那个折子,你拿去给太孙殿下看看,要是没问题,让他批个红字,我也好把钱结清。”

这话明显是让蹇义自己去问了。

“你去!你跟太孙殿下熟!”

蹇义一听夏原吉的话,二话不说就把手里的折子塞给了夏原吉。

夏原吉冷淡地瞥了他一眼,又把折子扔回去,平静地说:“要不你也让我当几天吏部尚书?”

蹇义闻言眼睛一亮,连忙点头道:“行啊,你来做吏部尚书,我去户部,咱们换换!”

夏原吉这才意识到,此刻户部已不缺钱。

不说新增盐税的事。

抄没纪纲家产后,谁不知道户部富的流油,户部尚书成了六部中最肥的职位之一。

难怪蹇义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夏原吉想到这里,忍不住说道:“想得美!”

蹇义听了这话,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笑着说道:“嘿嘿,如今户部可是炙手可热啊。

马上就要北伐了,户部资金充足,只要办好粮草物资的事,那就是莫大的功劳。

这时候谁不想去户部做事呢?”

夏原吉叹了口气,对于蹇义的这种想法,他早就有所准备。

稍微停顿了一下,才开口道:“一起去吧。”

蹇义点点头:“一起。”

话音刚落,两人对视了一眼,随即整理了一下衣衫,朝着朱瞻基所在的房间走去。

这边,朱瞻基望着被大汉将军押出去的李时勉,又看了看低头不敢出声的三杨。

三杨此刻各自心神不定,虽然他们都出自太子府的属官,但面对突然发怒的皇太孙,心中都有些发怵。

他们倒不是怕别的,而是朱瞻基这种雷霆手段实在让他们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