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神威大将军(2 / 2)

金忠颔首,朱瞻基听罢,略一思索,转头看向在一旁低头装作隐形的小鼻涕,嘱咐道:

“小鼻涕,派些人去工部调四门大将军炮过来,我就不信这院墙能抗住大将军炮!”

话音刚落,哐当一声,金忠在一旁险些闪了老腰,老脸顿时扭曲了几下,急急张口道:

“太孙殿下,此事老臣以为还需斟酌………”

“嗯?四门大将军炮不够?”

朱瞻基闻言摸了摸下巴,环顾纪纲府邸,发觉此宅规模不小,单是院墙便有百米以上。

金忠:?_?

金忠张了张口,欲言又止。

小鼻涕未予理会,只简短地应了声“是”,随即招呼几名东厂的宦官,缓步前往工部调运大将军炮。

金忠见状,沉吟片刻后将话咽回肚里。

几尊大将军炮罢了,虽说稍显奢靡,但能让太孙亲眼见识一番,也算值当。

这时,太子朱高炽携几位大臣趋步而来。

不知朱高炽对众人说了什么,此刻无人再劝谏朱瞻基释放纪纲。

众人目光投向如铜墙铁壁般的纪纲府邸,既有期待又有几分犹疑。

满朝文武皆受纪纲之害,多年来不知多少人遭其*勒索,

若今日纪纲果真倾覆,确是可喜之事。

然则,若纪纲今日未能倒下,在场诸公无一能逃其报复。

朱高炽立于朱瞻基身旁,瞥见小鼻涕离去的身影,不解地问:

“如何?”

“稍候即知,我命小鼻涕去调器械了,待器械运到,这府邸即刻便能攻破!”

朱高炽微微一怔,顺着小鼻涕远去的方向望去,困惑地道:

“调器械?”

“正是!”

朱瞻基点头答道:

“调几尊炮来!”

朱高炽:“???”

话音未落,旁边的金忠已补充道:

“八尊,大将军炮!”

“啊……”

朱高炽肥厚的脸庞刹那间凝固,周围刚赶来的朝臣们亦是一副神情复杂的样子。

八尊?

大将军炮?

确定不是二将军或三将军?

众人面面相觑。

朱高炽更是忍不住拽住朱瞻基的手臂,说道:

“儿啊……换一门炮如何?我觉得三将军炮也不错,或者二将军也可以……”

朱高炽话未说完便被朱瞻基打断:“父皇,二将军炮与三将军炮您难道没见过?比起大将军炮,那不过是孩童的玩具罢了,还是用大将军炮稳妥些!”

提及明朝中期以前的大炮,其技术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领先地位。

这其中,尤以各类将军炮最为知名。

这种称呼的影响深远,甚至延续至清朝,依然常看到以“无敌大将军”

或“神威大将军”

来命名大炮的情况。

明初诸多将军炮中,当数大将军炮最为人所熟知。

此炮通体由生铁铸成,长度超过三尺,重量达两千斤。

前端设有准星,后端设有照门,装药量需在一斤以上,弹丸则为三至五斤重的铅质炮弹,有效射程可达一里,最佳情况下甚至能达到两里。

炮身配有多个加强箍,依据尺寸分为大、中、小三种型号,分别称为大将军、二将军及三将军,可发射七斤、三斤与一斤的炮弹。

通常由一辆特制车辆装载运输,车辆前轮较高后轮较低,便于在车体上直接操作发射。

可以说,朱元璋之所以能够压制大草原上的势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些火器和大炮的支持。

朱高炽一时之间难以辩驳朱瞻基的观点,只觉得自己此刻仿佛是在用大炮对付一只小虫般徒劳无功。

不久之后,伴随着沉重的车轮滚动声,八门漆黑的大铁炮映入众人眼帘。

“太孙殿下,大炮已到!”

小侍从跑来报告。

“全部推上前线,对准围墙,先给我狠狠地轰他几下!”

朱瞻基随口命令道。

很快,八门巨炮整齐排列于纪纲宅邸前方,炮弹准备就绪。

朱瞻基兴致勃勃地靠近,接过指挥用的小旗,凝视着因*到来而顿时陷入一片混乱的宅邸。

嘴角微扬,手中的小旗猛然向下挥舞:

“放炮!”

“轰——”

------------

八声震耳欲聋的巨大*声响起,人群纷纷捂住耳朵。

“咳咳!”

浓烈的硝烟弥漫开来,朱瞻基忍不住一阵剧烈咳嗽。

待硝烟逐渐消散,再望向纪纲家的围墙时,原本四五米高的坚固围墙如今已是满目疮痍。

倒坍的墙壁下,还能看到几个被埋压却仍在拼命挣扎呼救的身影。

尽管这大将军炮外表看来威力十足,但此次发射的是普通实心炮弹,并未造成太大破坏。

除非直接命中目标,否则大部分伤害都来源于墙体倒塌或者碎片飞溅造成的间接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