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没亮,江川借着微弱的光线看到已经早上5:30。
他可没忘记,昨天他们借了工具回来的时候,队长可嘱咐过,让他们早上7:00就要到队里去集合。
无论怎么样,队长既然特意嘱咐过他们就得用点儿心。
毕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在人家这里就得守人家的规矩。
早早的起来把其他三个人也喊起来,到底他们昨天吃饱喝足又舒舒服服睡了一觉。
这会儿三个人都精神奕奕,早起也没啥意见。
洗漱之后,其他三个人还以为早饭没吃的了。
却没成想江林川居然从土炕的灶洞里扒出来几个烤红薯。
江林川昨天晚上就把这红薯放到这里了,正好到了早上能吃个现成。
几个人喝了点儿热水,吃了红薯热乎乎,说不出的浑身有劲儿使不出来。
眼看着赶7点还有点儿时间,林川又拉着其他三个人把门窗简单的修了修,起码这会儿结实多了。
眼瞅着江林川又拿了一把锁,把大门锁上,三个人惊讶了。
李桂武凑了过来。
“川哥,你咋出来连锁都带呀?”
“我老娘说用得着,不管是炕柜儿上还是说门上总要挂把锁。到了这里当下买东西肯定不方便,还不如自己干脆带上。”
“没想到都派上用场。”
江林川立刻把自己老娘搬出来。
其他三个人竖起大拇指。
“伯母真是英明。”
“不过这钱我们肯定得给。”
何宝庆也点点头,吴春生却低下头没说话,心里暗自有些恼火。
从昨天到今天已经花了太多的钱,四个人住在一个窑洞里面。买炕桌是大家平分,买席子大家平分,买水缸买脸盆儿还要平分。
今天居然连买一把锁也要平分,不由得有些看不起江林川。
一个城里来的,听说家里他爸还是副厂长,居然连把锁也掏不起。
一行人来到队长的大队部到了这里才发觉他们四个人反而是最早的。
其他的知青居然一个都没出现。
大队长刘长河不耐烦的翻着自己手里的小本子,上面是知青的名字。
而这会儿大队的粮仓已经打开了,知青们来了吃第一批粮食,县里已经下达了命令,让他们大队先垫上。
等到开春儿的时候,县里面放粮就把这批粮食给他们补上,这也是刘长河愿意开仓的缘故。
寒风凛冽,这会儿四个人冻得直打哆嗦。
刘长河和旁边等着登记的会计都有点儿恼火,从来没见过这样不服管教的。
第一天来提前已经通知他们到点儿到这里集合,居然除了这四个知青一个都不来。
刘长河看了一下,天已经放亮村儿里事情还多着呢。
立刻说道,
“啥也不用说,你们四个先把粮食领走。
他们既然不怕饿肚子,那就饿着吧。
按照规定,你们知青来到这里,在明年立秋之前,一个人只能分到100斤粮食。”
一听这话,四个人心里都拔凉。
他们都是大小伙子,100斤粮食?
算下来的话,从现在到明年立秋至少还有12个月。
一个月连十斤粮食不到,也就是说一天最多吃个二三两,一天三顿饭二三两。
大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