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目中无人(2 / 2)

临安不夜侯 月关 2981 字 22小时前

呸!他什么档次!</p>

再说了,汤相公如今虽然是执政中的建筑、道路清障和火灾防范方面表现突出的官吏公员,是有奖金的。</p>

对此,“大排衙”时还神游物外,一门心思琢磨着假会子案的刘以观并没当回事儿。</p>

他丝毫没有察觉,通过这两项事务,乔老爷已经把临安府司法系统的人拆了个稀碎。</p>

这些人名义上依旧是由他这个主管司法的通判领导,但是这些判官、推官们,各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职责,都是需要直接向府尹汇报、负责的。</p>

而且底下的小吏公员们的福利,也被乔老爷不声不响地控制了。</p>

刘以观一方面是把精力都放在关乎他前程的这桩大案子上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乔贞这位正印官,在他心里一直没什么存在感。</p>

虽然刘以观也察觉乔贞这些举动对他有一定的影响,但这些都不是制度,等事情完成,一切还是要“复原”的嘛。</p>

况且,乔贞现在的所有举动,在他看来,怎么看都是在向官家献媚。</p>

乔贞这些举动,和曾经的临安知府张澄为了讨好秦桧,“穷土木之丽”,为秦桧起造赐递到晋王赵璩那里,直接就通过了。</p>

不过是个典狱长而已,正经出身的官员都不愿意做的小官,都不需要吏部走流程,监国批准盖章,也就即时上任了。</p>

……</p>

临安府通判刘以观,大理寺寺正腾藤、皇城司下三指挥使吴一尘临手办理假会子案,暂时陷入了僵局。</p>

因为按照王员外的供词,他们派人去龙山市上那处“寄付兑便钱会子处”,却并没有找到人。</p>

他们看到的只是一片废墟。</p>

“会子处”在王员外父子被抓的当天就起火了。</p>

刘以观派员继续调查,竟然发现,这处已经开张数月的“会子处”竟然不是官办的。</p>

会子处是假的,会子处的所谓掌柜、账房、伙计,也从不曾向官府报备过。</p>

就是这样一个假“会子处”,居然堂而皇之的在龙山市正常经营了几个月。</p>

他们换兑、取现,什么业务都能正常处理。</p>

你来兑取现金,他们也会真金白银的兑给你。</p>

所以几个月了,虽然临安市上不时发现假会子,却始终无人发现它的源头竟在这里。</p>

在后世,曾有一位张姓奇人,在西安火车站附近的繁华闹市区开了个假的“派出所”。</p>

结果这个“派出所”每天正常出警、正常办案,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都然没有人识破,也没有人过问。</p>

这间假“会子处”,与之相比,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了。</p>

可是,因为这间“会子处”被付之一炬,相关人员也都人间蒸发了,所以最后的线索,还是只能着落在王家。</p>

王家是龙山首富,钱财进出量大,与这处“会子处”接触最为频繁。</p>

那么,王家究竟是受害者,还是“会子处”的幕后操纵者?</p>

这个一时半晌的就说不清了。</p>

再加上在王家库房里搜出了两万贯的假会子,足以抵得那“会子处”一两天的备用额度。</p>

所以,在“龙山会子处”及其人员全部断了线索的情况下,他们就只能把目光放回到王员外身上。</p>

刘以观从度支司、盐铁司、转运司和户部,借调了多名经验丰富的账房,对王家的所有账目进行了一番彻查。</p>

人多力量大,在如此之多的“算学先生”的稽核之下,仅仅三天,他们就从王家的帐簿中发现了一笔笔数额巨大、数目惊人,但追本溯源,却并不在王家正常经营范围之内的财货流动的线索。</p>

刘以观得到这个消息不禁大喜若狂,他的判断果然是对的。</p>

王家就是伪装成受害者的阴谋者。</p>

那个假“会子处”之所以能在龙山市上立足那么久,蒙蔽了那么多的商人,就是因为王家率先垂范,迷惑了别人。</p>

那个假“会子处”极可能就是王家设立的。</p>

王家的崛起时间本来就短,原本又是做灰色生意的,如今一查,立即就刨出一堆黑历史。</p>

不过,刘以观无心追查王家多年以前从事灰色经营的勾当,他需要的是假会子的来龙去脉。</p>

因此,从账簿中查到大宗来源不明、去向不明的财货记录之后,刘以观立即请来大理寺正腾藤、皇城司的吴一尘,给王员外来了个小型的“三司会审。”</p>

刘以观把查出问题的一箩筐账簿,抬到了王员外的面前,高居上首,沉声喝道:“王莲生,本官查得你家账簿,有大宗财货来源不明、去向不明。你,还有何话说?”</p>

王员外拿起一本账簿,随手翻了一翻,不禁仰天长叹。</p>

刘以观脸色一沉,道:“王莲生,证据确凿,你还不吐实,难道非要受皮肉受苦么?”</p>

刘以观向左右一示意,衙役们拿着拶子凶神恶煞地就要上前。</p>

王员外忙道:“且慢。这些财货,自然是有来处,也有去处的。”</p>

刘以观冷笑道:“那你还不从实招来。”</p>

王员外沉默片刻,艰涩地道:“此事,你们听不得。”</p>

刘以观大怒,拍案喝道:“混账东西,事实俱在,你还要故弄玄虚,来人啊……”</p>

王员外不想受罪,赶紧道:“不是小民不说,实是另有苦衷啊。如果非要我说,那么……”</p>

皇城司吴一尘眉头一皱,问道:“那么怎样?”</p>

王员外吞吞吐吐地道:“那我只能……只能说与沈相公知道。”</p>

大理寺腾藤惊讶地问道:“哪个沈相公?”</p>

王员外道:“自然是宰相沈该,沈相公。”</p>

堂上三人顿时打了个激灵,难不成……</p>

三人都以为这王员外是沈相的“白手套”,顿时提了几分小心。</p>

大理寺正腾藤小心翼翼地求证道:“你这财货的来龙去脉,难道只能说与沈相公知道不成?”</p>

王员外道:“嗯……,枢密使杨存中也是可以的。再不然,就请晋王爷来,晋王殿下也是可以的。”</p>

堂上三人顿时勃然大怒,刚刚险些被这刁民唬住!</p>

王员外若一口咬定这些财货与首相沈该有关,他们还真就不好审下去了。</p>

这事儿怎么也得报上去,探一探上面的态度再说。</p>

结果这王员外居然又说,枢密使杨存中也可以。</p>

杨存中和沈该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好吗?</p>

你要说他们俩会联起手来做生意,堂上这三位官员是打死都不信的。</p>

更何况,这个王莲生居然还把晋王也给拉扯了进来,这就更加荒唐了。</p>

刘以观抓起惊堂木,愤怒地拍了起来:“用刑,给我用刑!我倒要看看,这刁民的嘴究竟有多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