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沅道:“金国一旦平叛成功,也不太可能对高丽用兵。”</p>
金玉贞道:“是的,但是金国可以向高丽王施压。”</p>
她已经判断过,金国一旦平叛成功之后,对帮助过反叛者的金家会做何反应了。</p>
直接出兵讨伐高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p>
一则,金国刚刚平叛成功,东北地区并不稳定。</p>
这个时候,金国不可能越过东北出兵讨伐高丽。</p>
一旦东北的叛乱者死灰复燃,切断进入高丽的孤军退路,这支大军就要完蛋。</p>
二则,只要金国眼中最强大的近邻宋国还在,它就不太可能对周边其他国家大打出手。</p>
高丽虽然地小民贫,但真要是打起来,可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p>
辽国正走上坡路的时候,兵强马壮,国力强大,不只一次对高丽出兵,也是铩羽而归,哪怕辽国皇帝曾经御驾亲征。</p>
高丽的确是弱小的,一有强邻问罪,就会俯首贴耳连声告饶。</p>
但你若是不依不饶逼到他们家门口,它咬起人来也是挺凶的。</p>
因此,在金玉贞的推敲中,最后落实到金家的,将是来自于高丽王和其他高丽豪强的压力。</p>
杨沅道:“即便你们金家完全不牵涉金国之事,也要面对高丽内部的权力倾轧吧?”</p>
金玉贞颔首道:“虽然如此,可金家在高丽,并不是举目皆敌的存在。</p>
而一旦金家做了这件事,当金国诘难于高丽的时候,金家在高丽就是众矢之的了。”</p>
杨沅道:“然而有没有一种可能,那时候的金家,在高丽已经是一手遮天了呢?”</p>
金玉贞顿时一呆:如果是这样的话……</p>
高丽国从建立伊始,就是一个豪族联合政权。</p>
这使得高丽很难成为高度集权的国家。</p>
因为高丽国的建立者王建,当初对割据各方的豪族,都是“分遣单使,重币卑辞,以示惠和之意”。</p>
他不是打下的江山,而是通过拉拢和联姻等方式,把各方豪族笼络到自己麾下的。</p>
因为这种缘故,高丽从建国伊始就是豪族当国。</p>
高丽王只是众多豪族捧出来维系内部秩序的代表。</p>
庆源李氏、黄州皇甫氏、忠州刘氏、贞州柳氏、平州朴氏、平州庾氏、广州王氏、庆州金氏、庆州崔氏……</p>
小小弹丸之地,诸侯比比皆是。</p>
因此,高丽虽也出过几任有为之君。</p>
整体来说,依旧有点像周天子垂拱而治,诸侯争霸的春秋时代。</p>
杨沅微笑道:“杨某所说的机遇,正在于此,而不是仅仅让金家赚多少钱。</p>
如果金家能成为高丽国一手遮天的存在,还怕什么众矢之的呢?”</p>
金玉贞垂下了眼睛,捧起茶杯,在手中转动著,籍以掩饰她心中的紧张。</p>
沉吟良久,金玉贞重新抬起了头。</p>
这一刻,她的眉宇间,有神采飞扬。</p>
峨眉分翠羽,明目发清扬。</p>
看到她清澈的眼神,杨沅就知道,她已经有所决定了。</p>
金玉贞沉声道:“这件事,玉贞一个人做不了主,必须要和家族商议!”</p>
她这样说,就是已经认同了杨沅的说法。</p>
但是关乎金氏一族命运的大事,不要说是她,就算是金氏一族的族长,也不可能独断专行。</p>
“那当然!”</p>
杨沅举起茶杯:“我会说服李太公放你回高丽,并且派人和你一起去。</p>
夫人,预祝你我,合作成功!”</p>
金玉贞嫣然捧杯:“玉贞敬学士。”</p>
白色的瓷杯凑到了红色的唇边,点漆似的眸子里,倒映著小杨学士的面孔。</p>
贝齿轻启,喝下的是茶,又似乎不是。</p>
铁蹄踏踏,夜鸟惊飞。</p>
十余骑快马,沿著太子河急驰而过。</p>
路边的芦苇丛,沙沙作响。</p>
当年,燕太子丹派荆轲刺秦失败,就是逃亡辽东,藏匿于此间的芦苇丛中。</p>
可是,最终他还是被自己的父亲斩下了项上人头,送到秦国以息秦王之怒。</p>
然而,秦王一统天下的步伐,又岂会因为燕太子的一颗人头而停下?</p>
燕王杀子,也不过就是让这浩浩汤汤的衍水,从此改叫了“太子河”,流淌至今。</p>
月色下的太子河泛著亮闪闪的碎银色,照著十余骑快马前进的路。</p>
不远处就是北方五京七窑之一的冮官屯窑。</p>
一座座瓷窑火光闪闪。</p>
辽阳城的城门在夜色下依旧敞开著。</p>
直到那十余骑快马,冲进这座“东北之雄藩,国家之重镇”的辽阳城,沉重的城门方才缓缓关闭。</p>
骑士们在辽阳街头急驰而过,最后在东京留守府门前停下。</p>
为首一名骑士一跃下马,把马鞭甩给随从,便按著刀,风风火火地冲进门去。</p>
东京留守府的大堂里,东京留守完颜雍和咸州尹完颜征坐在那儿一边吃茶,一边说著话。</p>
忽见那骑士快步进来,完颜雍马上放下茶盏迎了上前。</p>
年约三旬的完颜雍欣然道:“元忠,你可回来了,打探到确实消息了么?”</p>
那骑士点了点头。</p>
这个年轻的骑士正是乌古论盈歌的长兄乌古论元忠。</p>
元忠今年二十九岁,现为沈州(沈阳)猛安。</p>
沈州在辽代后期,已经是一座封建制的军州城。</p>
但金国消灭辽国之后,在辽国推行了猛安谋克制度。</p>
他们把沈州的契丹人、渤海人、高句丽人、汉人,一股脑儿编入猛安谋克。</p>
从此,沈州就又退化成了奴隶制的生产生活模式。</p>
乌古论元忠,如今就是沈州猛安,归属辽阳留守完颜雍节制。</p>
乌古论元忠抱拳道:“葛王、信王,末将已经打探明白了。”</p>
完颜征给他递过一杯茶,元忠颔首致谢,接过来茶杯,继续道:“完颜大睿与完颜驴蹄在山东路起兵造反了!”</p>
完颜雍和完颜征闻言齐齐一惊。</p>
元忠道:“他们把济南城掳掠一空,随后分兵从登州和小清河夺船出海,绕过燕京,在老铁山狮子口登岸了。”</p>
完颜雍眼神一凝,问道:“可是路上陈兵设障、截断道路的,却是曷苏馆姜骅洲的兵马。”</p>
元忠灌了一杯茶,点头道:“不错,因为姜骅洲已经投靠完颜驴蹄,两下合兵一处了。”</p>
完颜雍脸色凝重,他略一思忖,便匆匆转身,走向那面挂在墙上的辽东舆图。</p>
辽东地形他早已烂熟于胸,此刻却还是下意识地看向了地图。</p>
信王完颜征脸上的惊讶,却是很快就被狂喜取代了。</p>
他快步走到完颜雍身边,激动地道:“葛王,天赐良机!咱们也反了吧!”</p>
完颜雍初时脸上也有难以抑制的激动,但是此时却已迅速恢复了冷静。</p>
他仰头凝视著舆图,沉声问道:“元忠,你怎么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