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那些喜欢看美女的老色胚,他们是如此热爱美好的生活。</p>
看台上和一条条船上的看客们,为他们送上了自己衷心的祝福。</p>
杨沅笑了笑,看着携手走回船上的刘商秋和玉腰奴,对撑船的矢泽花音道:“把船靠近一些,我要去当面向他道一声喜。”</p>
……</p>
秦相一出香积寺便遇袭了,这让其他几位大臣人人自危。</p>
香积寺里的皇城司和留在寺外的禁军,立即把几位宰相和尚书保护了起来。</p>
不过,虽然有遇刺的危险,他们也不能待在这里,甚至不能等着秦相脱险的消息传回来。</p>
因为他们必须马上赶去待漏院,等着宫里传出。</p>
这桩天大的功劳,又要被他抢去了。</p>
万俟卨刚想到这里,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便自静谧中传来,那是官靴踏在青砖地面上的声音。</p>
沈该、万俟卨等人齐刷刷地望向门口,兵部尚书程真和礼部尚书曲陌沉不住气,竟尔站了起来。</p>
他们不知道这是宫里来了消息,还是秦相有了消息。</p>
门口有紫袍一闪,他们还没看清来人,就见那人在门槛上一绊,“卟嗵”一声,结结实实摔进了待漏房。</p>
一顶乌纱帽骨碌碌地,就滚到了万俟卨的脚下。</p>
众人一呆,定睛细看,摔倒在地的正是枢密使秦熺。</p>
兵部尚书程真吃惊地道:“枢相,身子可要紧么。”</p>
说着,他便上前搀扶秦熺。</p>
秦熺脸色苍白,浑身颤抖地道:“诸公,家父……家父被贼人杀死了。”</p>
众人一听,不禁大吃一惊。</p>
官家现在情况如何还不得而知,虽然皇城使木恩说皇帝只是受了惊吓,惊厥过去。</p>
但这些官员哪个不是在宦途上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官,哪能轻信他的话。</p>
现在秦相又死了!</p>
一日之内,帝、相连续出事,这是要惊天动地啊。</p>
纵然是觉得秦桧出事对自己有好处的万俟卨,也因事关重大心中惴惴起来。</p>
沈该定了定神,忙道:“枢相坐下慢慢说,究竟是怎么回事?”</p>
秦熺现在慌里慌张,全然没了主意。</p>
一直以来,都是秦桧给他撑腰,不管什么难题都有秦桧给他拿主意。</p>
现在,他父子俩正谋划换一个大当家的时候,大当家是死是活还不知道,他爹先死了。</p>
自临安往建康一路布置的船只、车马,要不要撤?</p>
暗中动用的兵马、关防,会不会留下痕迹,在之后陆续传到官家耳中?</p>
没有了父亲,纵然官家也死了,新君立谁,他还能说的算吗?</p>
不要说沈该、万俟卨这等资历深厚的老臣,六部尚书也未必对他言听计从吧。</p>
议立新君,他就不指望能主导其事了,可……他的枢密使之位还能不能保住?</p>
为了应对今日官家之死,秦家暗中做了许多准备。</p>
如果官家死了,父亲扶立新君,这些准备留下的痕迹,便没有半点问题。</p>
因为不会有人禀报这些可疑的迹象,也不会有人追查这些可疑的迹象。</p>
可现在……这些痕迹会不会暴露秦家的密谋?</p>
这一刻,如果秦熺被人一刀砍了,惊吓也就那一刹那的事儿。</p>
唯独这么多的“雷”摆在那儿,他完全不知道什么时候,其中的哪一颗会炸。</p>
等待危险的到来,这才是让他最恐惧的。</p>
他哆哆嗦嗦地把率人追去救父,一路追至大理寺时,见到的可怖一幕说了一遍。</p>
说到他命人砸开变形的车轿时,尚未及描述车中所见景像,他就脸色苍白地推开程尚书,踉跄地冲到墙角,抱起唾壶呕吐起来。</p>
众人见此不禁面面相觑。</p>
万俟卨想了一想,忽然阴恻恻地道:“大理寺,风波亭,诸位,这个地方,难道没有让你们想起某个人、某件事?”</p>
众人神情各异,默不作声。</p>
万俟卨斩钉截铁地道:“毫无疑问,这件事就是岳飞余党所为!</p>
否则怎么那么巧,秦相恰恰就死在风波亭前?”</p>
沈该眉头紧锁,心中也有些动摇了。</p>
种种迹象,若按照万俟卨的说法,还真有点像。</p>
但……即便是真的,那也一定是岳飞昔日一些部下所为,绝对没有什么岳飞余党。</p>
因为岳飞,从未结党。</p>
沈该虽然是主和派,对岳飞他还是由衷敬佩的,也能对岳飞做出公允的评价。</p>
更重要的是,他虽是主和派,但他深知,朝廷不能没有主战派。</p>
这就像两兄弟跟邻居发生争执,他认为邻居人丁兴旺,若跟人家动起武来,自己家会吃大亏。</p>
所以,他决定讲理。</p>
但,他在前边跟人家讲理,后边如果有一个红了眼睛,提着锄头要玩命的兄弟,对他讲理只有好处、没有坏处。</p>
如果没了这个兄弟,或者这个兄弟比他还怂,畏畏缩缩地躲在后边不敢吭声,那他哪还有跟人家讲理的资格?</p>
他的主和主张,是从他对两国国力强弱的判断出发的。</p>
而万俟卨则不然,万俟卨只是想利用一切机会排除异己、把持大权。</p>
沈该不希望出现这种局面,所以万俟卨一开口,沈该便果断地道:</p>
“万俟公,皇城司正在追捕刺客,何妨等他们报来查缉结果再说?</p>
我等身为大臣,切忌捕风捉影、妄加揣测!”</p>
这句话沈该加重了语气,秦熺正想附和万俟卨,听沈该语气严厉,登时心中生怯,便没敢开口。</p>
其实枢密使是副相,而且是军方事。</p>
据说,万俟卨向官家进言,指称昨夜刺王杀驾之举,乃岳飞余党所为。</p>
理由就是,秦相被杀的地点,正是当初岳鹏举被害的地方。</p>
官家已经认可了万俟卨的说法,决定由万俟卨、秦熺、木恩三人全权负责调查此案。</p>
可以想见,万俟卨一定会利用此案大做文章,趁机排除异己。</p>
杨沅没想到赵构和秦桧这一狼一狈只死了一个,竟然会造成这样的后果。</p>
至此他已别无选择,不出手,之前所有的谋划,都将适得其反。</p>
那就出手!</p>
既然他能吃了那只“象”,那么这个“军”,他也能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