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到最后都是死(1 / 2)

简植看信,回信。

总商会汇总的信件是排在第一的。葛大壮细数了财务状况,又说各个部门的生产情况。

中型蒸汽机生产总数达到了两千台,主要用在蒸汽拖拉机和纺纱机、纺织机上。除了商会自用,其余都是销售给大明本土。

魏安石钢铁工坊的车床进行了第三次升级,已经有了十二种不同转速。更多的铣床、锯床被船厂使用,船只的建造速度提高了两倍。

浮法玻璃生产速度快,已经在南洋销售。玻璃化妆镜已经生产三万面,正堆在库房里。这两样商品定价昂贵销售缓慢。特别是化妆镜,一片镜子定价三个金船洋。也就是说一片镜子顶一个普通大小的金戒指,普通人家真买不起。

最后葛大壮说,太子朱标询问简植何时能回大明相见。并把太子的信件,附在这封信函中。

太子的信并不急着看,简植继续看商会其他信件。每个地方都在运转,虽然有一些事情发生,但是都能本地解决。只有在锡兰李建德的信中,说码头和码头银行已经开始运转,询问下一步经营重点。

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亚欧贸易中,阿拉伯人控制的陆路和海路都是必经之路。阿拉伯的商人也是因为做了二道贩子,才成了这个时候的天下首富。

简植一直想停留在锡兰,亲自开展码头银行的部署。可是每次离开帕斯,都会被地中海的事情拉到欧洲。这一次简植必须得到锡兰去了。

简植一一回完信,又给贾米拉写了一封信。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战地记者是个危险的职业,但是优厚的报酬让战地记者的数量不断扩大。贾米拉不再需要跟在阿尔艾因身边为简植收集情报,可以回到休达去统领她的贾米拉城堡了。

处理完所有信件,简植打开了太子朱标的信。信是朱标亲笔,字迹端正,稍有些娟秀。语句中透着年轻人的轻快、喜悦。朱标先说了想念简植的美食,又说拖拉机、纺织机的功效。朱标是一个务实的太子,就是因为忧民于水火才与简植交往愈深。在朱标的亲自监督下,大明子民在衣食二字上已是无忧。朝廷虽没有明说收回海禁,但是对出海之人已经不再处罚。朱标想要恢复建造海船,皇帝朱元璋见民力恢复迅速,便也不再阻止他。朱标寻找船匠仿制简植的飞剪船,寻找来的船匠中,就有当年李存方迁移帕斯时留在当地的船匠。听船匠说,使用飞剪船的图纸是要给简植交钱的,在信中朱标说简植一向大度,必不会在意。简植在心中说:在意啊,怎么会不在意。给钱!要多给钱!

朱标还说洪武八年发生了空印案,经过查实共抓了一万余人。朱皇帝震怒,杀了几百人。马皇后劝说朱元璋平息怒火,将余下从犯判了流放之刑。流放之地,就是大洋彼岸的美洲大陆,用的船只就是简植的盖伦船。

简植在心里大喊,都是钱,都是钱!给钱!

最后,朱标询问简植何时能回明一见,希望能再听简植亲述海外见闻。

简植提笔回信,信中却没敢提要钱的事儿。朱标与马皇后母子情深,简植先是怒赞了马皇后母仪天下,有菩萨一样的慈悲心肠。后说自己离落海外受尽了异族欺辱,实在是盼着回归大明。只是谋生之路由不得自己控制,只能待有机缘回大明时,再到东宫求见。

简植说假话。简植知道朱元璋耳目聪慧,肯定知道自己在海外的基业。简植怕回到大明会被朱元璋扣住,为他出谋划策,为他当牛做马,所以只能托故不回。

简植给朱标回了信,又陪李夫人温存两日,给李夫人讲了一些证券故事。故事中就有另一世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内容,罗斯柴尔德家族通过控制滑铁卢战役的信息,使家族一天内赚到的金钱,超过了拿破仑和惠灵顿公爵几十年战争得到的财富总和。

简植要去锡兰。所以把这个故事的细节,甚至向下砸价的时间控制都讲给了李夫人。冰雪聪明的李夫人紧紧攥着两只小拳头,听得两眼精亮。

海洋堡垒号启航去亚历山大。简植决定从陆路到达苏伊士,再雇佣海船去锡兰。而海洋堡垒号就留给李夫人当座舰了。不是简植不想早一些把这艘机帆船给李夫人,实在是蒸汽机和螺旋桨的维护复杂。没有帕斯的船坞,这船的维护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

现在朱标开始制造飞剪船和盖伦船,这两种船必将大范围的出现在市场上。简植决定推出机帆船,正好派人把直布罗陀港口的维护能力,提高到维护机帆船的水平。要不然把海洋堡垒号留给李夫人,这艘船也得时常回帕斯检修。

船到亚历山大,从王阳那得知姜慕已经到运河沿线勘测,海洋堡垒号又把简植送到塞得港。海洋堡垒号被李夫人的手下驶回热那亚,简植带领着四百安保水手踏上了追赶姜慕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