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记板\"咔\"地一声响彻片场。
\"第三十七场,第一次!\"
叶徽撑着油纸伞站在人工降雨中,青衫下摆已被水雾浸透成深色。他微微仰头,念出那句酝酿已久的台词:\"这雨巷太寂寥,竟连个卖杏花的都没有。\"
\"停!\"导演猛地从监视器后站起来,\"叶徽,台词不对!剧本上写的是'这巷子真他妈冷清'!\"
雨水顺着叶徽的睫毛滴落。他没有擦拭,只是平静地看向导演:\"民国二十三年,苏州城里受过教育的公子哥,不会这样说话。\"
编剧林小刀\"啪\"地摔了剧本冲过来。这个留着山羊胡的年轻人是业内新锐,最讨厌演员擅自改动他的作品。
\"你算什么东西?\"林小刀的手指几乎戳到叶徽鼻尖,\"一个靠脸上位的玩物,也配改我的台词?\"
片场瞬间安静。几个场务交换着眼色——谁都知道叶徽是怎么被苏芳塞进剧组的。雨声成了唯一的背景音。
叶徽的指尖在伞柄上轻轻摩挲。若是前世,有人敢这样对叶家少爷说话,早被家丁拖出去掌嘴了。但现在,他只是微微勾起嘴角:\"林编剧可知道,民国时期'玩物'二字,多指被圈养的戏子或相公?\"
林小刀一愣。
\"而真正的世家子弟,\"叶徽的声音忽然带上几分苏州腔调,\"即便落魄到卖字为生,也会说'寒舍简陋,恐辱贵客'。\"他伞面微倾,雨水顺着伞骨滑出一道弧线,\"就像这雨,看着绵软,却能滴水穿石。\"
副导演赶紧打圆场:\"先拍下一条吧!叶徽你按剧本念,台词的事后期再讨论!\"
叶徽没有动。他看向站在摄影机后的苏芳——女人涂着艳红指甲的手指正无意识地敲打椅背,显然在权衡是否要干预。
\"给我三分钟。\"叶徽突然走向道具桌,拿起毛笔在剧本空白处疾书。墨迹在潮湿的空气中晕开,很快写满半页。
林小刀狐疑地凑过来,渐渐瞪大眼睛。纸上不仅改动了那句台词,还详细标注了民国时期苏州文人的常用语汇、禁忌词列表,甚至分析了不同阶层人物的语言特征。
\"这...这些资料哪来的?\"林小刀的声音开始发颤,\"有些用法连专业论文都查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