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书法展的题跋(1 / 2)

叶徽站在南方大学艺术馆的玻璃展柜前,目光落在那幅残破的明代书法卷轴上。展厅里冷气开得很足,他却感到一股热流从脊背窜上来——那熟悉的笔触,分明是当年苏州文会上见过的风格。

\"同学,请勿靠展柜太近。\"

戴着工作证的女生出声提醒。叶徽这才发现自己的鼻尖几乎要贴上玻璃,呵出的白气在展柜表面凝成一小片雾。他后退半步,却仍盯着卷轴右下角那个残缺的印章。若能看清那方印文,或许就能确认...

\"可惜啊,这么好的祝枝山临本,偏偏缺了题跋。\"

身旁突然响起苍老的声音。叶徽转头,看见一位满头银丝的老者,深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插着两支钢笔,正摇头叹息。老人胸前别着\"特邀专家\"的红色胸牌。

\"不是祝枝山。\"叶徽脱口而出。

老者眉头一皱:\"年轻人懂书法?\"

叶徽意识到失言,却已经来不及。老人从口袋里取出老花镜戴上,上下打量着他:\"你是哪个系的学生?\"

\"古典文献专业,大一。\"叶徽顿了顿,又看向那幅字,\"这是嘉靖年间苏州文徵明弟子周天球的代笔之作,祝枝山晚年右手患痹症,根本写不出这样工稳的线条。\"

展厅里几个参观者闻言都凑了过来。老人眼睛微微睁大,突然抓住叶徽的手腕:\"你跟我来。\"

叶徽被带到展厅后方的修复室。老人锁上门,从保险柜里取出一卷用黄绫包裹的书画。

\"看看这个。\"

展开的是一幅同样残缺的书法手卷,纸张泛黄,边缘焦黑,像是遭过火灾。叶徽一眼认出这是真正的祝枝山狂草——那种特有的\"折钗股\"笔法,他在前世叶家收藏中见过真迹。

\"上周刚从日本回购的,但题跋部分被裁切了。\"老人声音发颤,\"如果你真能辨认真伪,能不能试着...\"

叶徽明白老人的意思。他环顾四周,修复台上摆着全套笔墨。一种久违的冲动在胸腔翻涌,手指不自觉地微微颤动。

\"需要试笔纸。\"叶徽说。

老人立刻推来一沓元书纸。叶徽拈起案头狼毫,指尖捻动笔管感受弹性,突然皱眉:\"不对。\"

\"什么不对?\"

\"墨。\"叶徽指向砚台,\"明代书家用的松烟墨,和现在化学墨的胶性不同。有老墨吗?\"

老人倒吸一口气,从柜子深处取出一个锦盒。打开后是半锭龟裂的古墨,边缘刻着\"程君房制\"四字。

叶徽眼睛一亮。他熟稔地往砚台滴清水,手腕悬空磨墨,动作优雅得像在表演茶道。墨香渐渐弥漫开来,带着淡淡的冰片与麝香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