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古琴弦断时(2 / 2)

古琴社社长嗤笑着推开面前的蕉叶琴:\"装什么清高?有本事来段《流水》啊!\"

叶徽苍白的指尖悬在断弦上方。这首曲子他前世练了八年——从十四岁咯血染红琴轸开始,到二十二岁卧床不起前最后一次抚弦。最熟悉的反而最痛。

\"不必移调。\"他突然按住正在调音的社员,手指拂过七根冰弦,\"就这般亦可。\"

没有预兆地,右手中指突然勾出第一个散音。不同于寻常演奏家的澎湃激荡,他的《流水》像寒潭映月,每个音符都凝着将散未散的雾气。尤其到\"七十二滚拂\"段落,竟用指甲代替肉音,刮出一片金戈铁马般的凛冽。

琴社鸦雀无声。社长张大的嘴里能看到刚嚼碎的薯片。

\"小陈!\"郑教授转头对呆立的陈锐喝道,\"去我办公室拿医药箱!快!\"

陈锐如梦初醒,慌忙跑开。围观的人群开始窃窃私语,叶徽听到\"太帅了血都流到琴上了\"之类的只言片语。

\"同学,你叫什么名字?哪个学院的?\"郑教授热切地问。

\"叶徽,文学院古典文献专业。\"

\"以前跟谁学的琴?\"

叶徽停顿了一下:\"小时候学过,后来荒废了。\"

郑教授明显不信,但医务箱已经送来,他亲自给叶徽消毒包扎。断掉的琴弦被小心取下,老教授痛心疾首地念叨着\"可惜\"。

\"这把琴配不上你的水平。\"包扎完毕,郑教授郑重地说,\"下周我的研究生带唐代雷氏琴来学校,你一定要试试。\"

叶徽不置可否地点头。他其实有些后悔刚才的冲动——这与他低调行事的初衷背道而驰。

人群突然分开,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挤到最前面,正是前几天问路的林小雨。她眼睛亮得惊人,手里举着手机:\"叶学长!我全程录下来了!能发校园网吗?\"

叶徽还未来得及回答,郑教授已经板起脸:\"胡闹!这种水平的演奏怎么能随便发网上?要先做专业修复...\"

\"发吧。\"叶徽突然说。他看向林小雨,\"但不要拍我的脸。\"

林小雨失望地啊了一声,但还是乖乖删掉了几个特写镜头。叶徽转向郑教授:\"老师,我能走了吗?药应该快煎好了。\"

老教授依依不舍地塞给他一张名片:\"随时来琴房找我。对了,\"他压低声音,\"你刚才那个'刺韩'的指法,是不是用了'蝎尾'?这种手法失传很久了...\"

叶徽没有正面回答,只是礼貌地告辞。穿过人群时,他听到陈锐正在向旁人解释:\"其实我们古琴社一直致力于传承正统...\"

走出活动中心,夕阳正好。叶徽摊开手掌,看着纱布上渗出的血迹。疼痛让他清醒——今天的表现太过张扬,恐怕会引来不必要的关注。但奇怪的是,弹琴时那种久违的畅快感,让他内心深处某个干涸的角落重新湿润起来。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叶徽掏出来,看见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

\"弹得不错,可惜琴太差。明天下午三点,云水雅集见。——林\"

叶徽皱眉。知道他手机号的人不多,会是谁?正思索间,又一条短信进来:

\"对了,我是林云。别想着拒绝。\"

纱布下的伤口突然刺痛起来。叶徽抬头看向天空,一群白鸽正掠过晚霞,自由得令人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