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1 / 2)

三日后的清晨,江宁城迎来了新任监察使——御史台大夫郑元培。与周侍郎的威严不同,郑御史看上去温文尔雅,言谈举止彬彬有礼。他带着两名随从轻车简从地进入江宁城,甚至拒绝了李庆阳准备的接风宴。

”李将军不必多礼。\"郑御史在临时官署中对李庆阳说,\"本官此行只为协助将军处理天一阁余孽,不会干涉军务。\"

李庆阳恭敬道:\"大人体恤,下官感激不尽。如有需要,玄甲军上下随时听候调遣。\"

郑御史微笑摆手:\"言重了。倒是将军连日操劳,该好好休息。\"他从案几上取出一卷竹简,\"这是朝廷对有功将士的封赏名单,将军可先过目。\"

李庆阳接过竹简,展开细看。名单上详细列出了参与剿灭天一阁的各部将领及地方世家的封赏,却唯独没有王耀武和王家的名字。

\"大人,这名单...\"

\"哦?\"郑御史故作惊讶,\"可是有遗漏?\"

李庆阳深吸一口气:“江宁王家在此战中出力甚多,家主王耀武更是身先士卒。若无王家联络各世家,恐怕...\"

郑御史叹息打断:”李将军,本官理解你的心情。但朝廷收到密报,称王家与天一阁确有往来。为慎重起见,暂缓封赏也是无奈之举。\"

\"密报?\"李庆阳握紧竹简,\"敢问大人,这密报从何而来?可有实证?\"

郑御史脸色微沉:”李将军,你这是在质疑朝廷吗?\"

李庆阳立刻行礼:\"下官不敢。只是不愿见忠良之士蒙冤。\"

\"罢了。\"郑御史神色稍霁,\"本官会再行调查。若王家确实清白,朝廷自会补上封赏。\"

离开官署后,李庆阳径直前往王家宅院。王耀武正在书房研究一张江南地图,见李庆阳神色凝重地进来,立刻屏退左右。

\"名单上没有王家?\"王耀武听完叙述,反而平静下来,\"果然开始针对我们了。\"

李庆阳走到地图前:\"我怀疑郑御史此行另有目的。他表面客气,实则处处设陷。\"他指向地图上几处标记,\"这几日我派人暗中调查,发现天一阁虽然表面溃散,但他们的情报网络仍在运作。\"

王耀武目光一凛:\"你是说,监察使与天一阁...\"

\"嘘。\"李庆阳摇头,\"尚无确凿证据。但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每次我们即将查到某个世家与天一阁的联系时,线索就会突然中断。\"

王耀武沉思片刻:\"像是有人提前通风报信...\"

\"正是。\"李庆阳压低声音,“我怀疑朝中有人通过监察使,在保护某些与天一阁勾结的世家。\"

王耀武走到窗边,确认无人偷听后返回:”我这边也有发现。前日有商队从北边来,运了一批特殊货物到城南赵家仓库。我的人暗中查看,发现是兵器!\"

李庆阳眼中精光一闪:“赵家...就是那个一直保持中立,在此战中几乎没出力的赵家?\"

\"对。\"王耀武点头,“更奇怪的是,那商队的护卫身手不凡,根本不像是普通商贾。\"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想到一种可能。

\"假扮商队的天一阁余孽?“李庆阳轻声问。

王耀武补充:”而赵家仓库可能是他们的新据点!\"

李庆阳立刻走到门边,唤来亲兵低声吩咐几句。亲兵领命匆匆离去。

\"我已派人监视赵家。“李庆阳返回桌前,”但我们需要更多证据,才能采取行动,否则打草惊蛇不说,还可能被反咬一口。\"

王耀武忽然想起什么:“对了,我妹妹婉清前日在茶楼听到一个传闻——说是朝廷有人不满你在江南权柄过重,想借机削弱你的兵权。\"

李庆阳苦笑:”这我倒不意外。功高震主,历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