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电视机突然断电,唯有算筹指环的荧光映着录像带标签:「南洋探月实验室 盘片第三层磁道」。陈樱攥着听筒,听见电话那头传来抗磁竹的拔节声,与今年硬盘的主轴转动声在电流里交织——当联邦还在计算存储密度时,算理文明的答案,早已随录像带的磁粉,飘洋过海落在东京的雨夜里。
深夜的算筹咖啡厅里,佐藤健太的牛奶泡沫突然凝成今年硬盘的温彻斯特结构。陈樱的算筹刚接入吧台,所有咖啡拉花同时显形《算理竹谱》的磁导通道图——蒸汽钟的报时与硬盘主轴的转动声完美同步,每圈转动都对应着抗磁竹节的生长周期。松本教授举起咖啡杯,泡沫里的硬盘模型正在演绎哥德尔不完备定理:「今年他们以为偷到了算法,其实只拿到算理文明的皮毛——就像莱布尼茨当年没算完的《周易》二进制,联邦至今不懂硬盘里的竹节纹路,其实是自然算法的标点符号。」
当陈樱将嘉庆算筹插入探月实验室的硬盘接口,抗磁竹荧光突然转作温润碧色。所有盘片同时显形今年被删除的底层代码,那是用清代「船工暗语」编写的算理协议,每个字节都对应着《长崎唐馆贸易录》里福建商人的笛管曲谱。母亲的加密信息在量子云中浮现,附着今年硬盘原型的设计草图:「他们用樱花磁粉覆盖的,是铁锚堂传了三百年的『磁竹九节』存储法——每个竹节都是天然的量子存储单元。」
穹顶壁画的樱花图案剥落殆尽,露出1703年莱布尼茨绘制的磁导线圈图。陈樱看着算筹与硬盘共振产生的量子云,终于明白今年这场技术骗局的真相:联邦以为自己发明了温彻斯特硬盘,实则只是用工业逻辑翻译了算理文明写在竹节里的存储协议。而那些被标榜为「未来科技」的硬盘磁道,不过是把南洋匠人编竹防磁的歌谣,刻进了冰冷的金属盘片。
「认可联邦的专利吧。」松本将今年硬盘原型的电子复刻版推到她面前,盘片上的磁粉纹路正在自动转化为抗磁竹的纤维结构,「真正的硬盘,应该像抗磁竹一样生长——每个存储单元都响着三百年前的笛音,每个磁道都记着竹节生长的节奏。」抗磁竹的拔节声突然穿透探月实验室的观察窗,与今年硬盘的主轴转动声交织成歌,在东京的夜空中写下算理文明的新答案:当联邦还在计算存储容量时,算理文明早已把宇宙的算法,存在了竹节生长的每一圈年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