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岳山想了想,摇摇头。林昉也说道:“暂时没有,不过想到了,可以再提吗?”
刘洪山哈哈笑道:“只要不过分,都可以,你啊!”
刘洪山继续道:“那么,现在就是收购价的问题了,这事要过了五一之后,我们内部沟通讨论,还要麻烦你们过来协商的。”
李岳山回道:“刘县长,这个应该的,我都在县里,随叫随到。”
反正价格策略,大家已经商量好了,县里说多少,在550万的基础上10万、10万的加,加到580万或590万,不再加了,然后就看县里如何决策。并且每加10万坚持半个月到一个月,看谁能顶得住。
刘洪山看着林昉问道:“小林,你能说说酒厂未来如何发展吗?”
林昉对此早有准备,是准备含糊其辞,如果现在他说了整体酒厂的发展方案,那么县里不要说开价800万不卖了,1800万都不想卖了。
林昉笑道:“刘叔叔,现在有一些思路,但不够成熟。但是一定会比现状要好很多,如果能顺利实施,能给三江镇带来一定经济收入,增加种植中药材的规模。”
刘洪山笑着对林民华说:“老林,你这个儿子鬼精、鬼精的。有知识有能力,也有魄力,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啊。”
林民华举杯笑道:“刘县长过奖了,小孩子的心性,不过能为县里出点主意,做点事情也是应该的。”
刘洪山点点头,对林昉说道:“好吧,我也不问了,我相信你们能将酒厂办好的,办得越好对三江镇来说是利大于弊。”
林昉想了想,说道:“刘叔叔,酒厂收购后,不管我们办得如何?我们每年将从利润中拿出5%到10%,用于三江镇的基建、教育和工农业发展,每年最低不少于20万,从收购后的第二年开始捐献。具体用途,希望到时县里和镇里出一个计划,我们要对资金使用有监督权。这钱不能给县里,只能用于镇里,同时不能用于镇里的其他支出,仅限于修路、造桥、修缮公共设施和给中小学建校舍、购买书籍和学习用品,包括当地居民从事农业和工业的资助。”
刘洪山听了之后,高兴道:“好好好,这个好。你们到时也出一个具体方案,大家谈收购时一并放进去。三江镇也是我的家乡,我也希望家乡越来越好。蕾蕾,你现在清楚,我今天让你去的目的了吧,你这个同学有大能耐,同时也是有大善啊。”
刘蕾回道:“嗯,我知道了,爸。林昉啊,我早跟你说过了,脑子和一般人不一样的。”
刘洪山哈哈大笑,众人附和。
林昉看看刘蕾,暗道:你这意思,我是怪物啦?
刘蕾憋着笑,装作看不到。
其实捐出5%~10%利润给镇里,对于酒厂来说等于没有出钱一样,因为酒厂每年交的税至少也要20%以上。除了前几年减免政策,后面随着产量和销售量增加,交的税将更多,而企业捐赠利润是可以抵税的。
企业交得税,多数是上缴到县财政的,留给三江镇并不多。这会让三江镇的人有看法,未来对酒厂的发展没有好处。最好的做法就是把税收留一大块在镇里,所以林昉提出了捐助镇里的基建、教育和工农业者,如此做镇里的基建、环境和经济变好了,老百姓能支持厂里,镇里领导每年也少了不小的压力。如果三江镇发展好了,将会得到县里或市里的支持,派的官员能力也会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