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朝廷改革的阻力(1 / 2)

上次苏妙和君逸尘历经波折,好不容易才将竞争对手恶意造谣引发的危机成功化解。原以为能稍稍松口气,集中精力继续为王府成衣店的盛大开业精心筹备,可谁能料到,君逸尘在朝廷那边又撞上了棘手难题,好似陷入了一片荆棘丛中,举步维艰。

君逸尘与林宇等一众满怀着青云壮志、一心只为国效力的官员,在那深宅的书房之中,熬过了无数个灯火长明的夜晚,耗费了难以计数的心血。他们时而为了一个关键条款争论得面红耳赤,时而又在古籍与律法中埋头苦寻依据,反复研讨、精心打磨,终于制定出了这一改革方案。此方案一经问世,恰似一颗分量十足、棱角分明的石子,裹挟着不容小觑的力量,猛地投入了原本平静无波、犹如镜面般的湖面,刹那间,便激起千层汹涌澎湃、翻涌不息的巨浪。

这其中,尤其是那些思想被陈旧观念深深禁锢、顽固到近乎冥顽不灵的保守派官员,反应最为激烈。他们平日里养尊处优,习惯了按部就班的旧制,如今改革的浪潮袭来,打破了他们熟悉的安稳。他们仿佛被踩到了最为敏感尾巴的猫,一个接一个迫不及待地跳将出来,双手在空中挥舞,张牙舞爪,扯着嗓子,言辞激烈地强烈反对。那阵仗,仿佛改革不是推动国家前行的希望之光,而是能将整个国家无情吞噬、陷入万劫不复的洪水猛兽。

这天,庄严的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好似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前夕,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一位名叫王富贵的保守派官员,身形肥胖,肥头大耳,肚子高高隆起,挺得像一座小山包,在人群中格外显眼。只见他迈着略显笨重的步伐,神色严肃地站了出来,义正言辞地说道:“君逸尘王爷,改革一事,切不可鲁莽行事,务必慎之又慎啊!祖宗之法,传承数百年,历经无数风雨,不可轻易废除更改,否则必将后患无穷。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那可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岁月沉淀的智慧结晶,怎么能说改就改,如此随意呢?” 他一边说着,一边摇头晃脑,那副自命不凡的模样,仿佛他真的是老祖宗派来,专门守护祖宗之法的神圣代言人。

君逸尘见状,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内心的无奈与焦急,耐心地解释道:“王大人,您有所不知,如今时代飞速变迁,犹如滚滚车轮,不可阻挡。旧有的政策在当下已难以适应国家蓬勃发展的迫切需求。此次改革,乃是为了让国家更加繁荣昌盛,让百姓生活更加富足安乐。就拿当下的税收政策来说,现行的税收方式极为繁琐严苛,让许多普通百姓不堪重负,生活困苦。而我们改革之后,能够在合理范围内减轻百姓的负担,与此同时,通过优化税收结构,还能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这难道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

王富贵一听,眼睛瞬间瞪得如同铜铃一般,大声反驳道:“王爷,您这话说得倒是轻巧。可万一改革失败了呢?到时候,这沉重的责任,谁来承担?谁又承担得起?而且,这税收政策可是老祖宗亲自定下来的,承载着先辈们的心血与期望,我们要是轻易改了,老祖宗在天之灵都不会安息的!” 这看似有理实则牵强的理由一抛出,朝堂上顿时一阵骚动。有些头脑清醒的官员忍不住偷笑,在心里暗自吐槽,这王富贵的理由也太站不住脚了,简直是荒谬至极。

君逸尘还想再进一步解释,将改革的诸多益处和详细规划向众人阐明,可还没等他开口,另一位保守派官员李老头又颤颤巍巍地站了出来。这李老头身形消瘦,瘦得像根细长的竹竿,平日里走路都颤颤巍巍,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吹倒,但此刻他的嗓门却格外响亮。他扯着嗓子说道:“王爷,依我看呐,这改革就是瞎折腾。我听闻隔壁那个国家,前阵子搞了改革,结果呢,国家乱成了一锅粥,百姓流离失所,连口饭都吃不上。我们可千万不能重蹈他们的覆辙啊!” 李老头一边说,一边剧烈地咳嗽几声,仿佛真的被自己这一番危言耸听的话给呛到了。

君逸尘脸上露出一抹无奈的苦笑,神色诚恳,语重心长地说道:“李大人,这世间各国国情千差万别,犹如天上的繁星,各有其独特之处,实在不可一概而论。此次咱们推行的改革,那可是我与一众幕僚,日夜钻研,反复研讨、深思熟虑的心血成果。从政策推行的每一个步骤,到可能遭遇的各种问题,都有着极为详细的计划与周全的预案,断然不会出现您所担忧的那般混乱不堪的状况。”

尽管君逸尘逻辑清晰、条理分明,据理力争,将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得头头是道,可那些保守派官员们却如同顽固不化的磐石,无论如何都不肯改变自己的想法,始终固执己见。他们一个个争得面红耳赤,脖子上青筋暴起,你一言我一语,不断抛出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奇葩理由。有的手舞足蹈,动作夸张,大声叫嚷着改革会破坏皇城风水,致使国运衰败,仿佛改革是一场可怕的诅咒;有的则摇头晃脑,故作高深,一本正经地声称改革会让朝廷威严扫地,无法震慑四方,就好像他们是朝廷威严的唯一守护者。一时间,朝堂之上争论不休,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改革方案也因此陷入了僵持不下的艰难僵局。君逸尘看着这些冥顽不灵、思想僵化的保守派官员,心中满是忧愁与焦虑,暗自思忖着究竟该如何才能打破这艰难的局面,为改革开辟出一条光明之路。

君逸尘心里十分清楚,若想成功推动改革,就必须争取到更多官员的支持,否则改革将永远停留在纸面上,无法真正落地实施。于是,他决定放下王爷的尊贵身段,主动出击,私下里与一些中立官员展开深入的沟通交流,试图争取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在众多中立官员中,他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张大人。这位张大人平日里就对美食有着浓厚的兴趣,简直堪称是个不折不扣的资深吃货,对各种珍馐佳肴不仅喜爱,还颇有研究,无论是宫廷御膳的精妙做法,还是民间小吃的独特风味,他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这一日,君逸尘轻车简从,来到了张大人的府邸。彼时,张大人正悠然自得地坐在院子里,面前摆放着一只刚出炉的烤鸭,色泽金黄,香气四溢。张大人吃得满嘴流油,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神情。君逸尘见状,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说道:“张大人,今日前来,一是许久未曾探望,特来看看您;二是有件要事,想与您聊聊,正是关于当下朝廷推行的改革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