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书生深夜对话曾剃头(1 / 2)

决战前夜。

繁星点点。

夏风徐徐。

曾国藩坐在书房之中,昏黄的灯光在风中摇曳,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吞噬。

房间内仅有一个这日拜访他的书生在为之磨墨。

除去磨墨声。

以及毛笔在纸面书写声。

周围的一切都很安静。

一阵微风拂过,曾国藩看着煤油灯下自己闪烁的影子,怅然若失。

书生看着沉思中的曾国藩,深吸一口气,恭敬地作揖行礼,开口道:“先生,晚辈冒昧打扰,还请先生恕罪。晚辈久仰先生大名,今日得此机缘见到先生,心中甚是激动。”

曾国藩微微颔首,目光中透着温和,没有了往日的杀气,他缓缓说道:

“不必多礼。汝认识我,今夜有汝陪我,我甚高兴。”

书生定了定神,说道:

“先生之功业与思想,晚辈岂能不识。先生这生历经风雨,于晚清乱世之中,撑起一片天地,成就非凡。您的湘军,威震四方,为稳定局势立下汗马功劳。然晚辈亦知,大清已亡,先生现在也被围困广东,不知先生对未来还抱有期望吗?”

曾国藩低头沉默,久久不语。

书生也不言语,静静观察着曾国藩的一言一行。

终于曾国藩缓缓抬头说道:

“吾一生所行,皆为大清社稷,为民之福祉。湘军之兴,实乃时势所需。彼时,洪杨之乱,生灵涂炭,吾等岂能坐视不理?虽历经艰难险阻,然吾等一心只为平叛,保一方安宁。”

“奈何大清早已是风烛残年,最后还是迎来了一朝一代的终结。”

曾国藩言罢,挺直的脊梁瞬间塌了下去。

书生见曾国藩不停蹉跎叹气,便换了一个话题:

“先生一生推崇儒家学说,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先生的家书中,亦处处体现着对家人的教诲与期望。然晚辈以为,在这风云变幻之时代,若仅拘泥于传统儒学,是否略显保守?”

曾国藩轻轻皱眉,沉思良久:

“儒学乃吾华夏几千年之根本,其中蕴含之道理,历经千年而不衰。修身乃为人之根本,只有自身修养达到一定境界,方能齐家、治国、平天下。虽时代变迁,然人性之善恶、是非之准则,并未改变。吾以为,守正、守礼,才能在这纷繁复杂之世,不迷失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