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保,(出生年龄不详,应该是1820~1823年生人),现在不过三十余岁,正值壮年。
满洲镶白旗人,作为满族贵族之弟的他从小接受传统的满族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双重教育,也培养他骑射的尚武精神。
生长在贵族家庭的他从小肩负着家族的期望,他自己也渴望成为能支撑起家族的权势人物,渴望成为像他祖父一样的人物。
成年之后,凭借着显赫的家族背景和自身不俗的条件,胜保顺利踏入官场。
初入仕途,他积极投身军旅,渴望凭借自己的本事闯出一片天地。他勇猛善战,且颇具军事谋略,这使得他在军中的晋升之路异常顺畅。
数次优秀的表现之后,他进入了咸丰的视野,咸丰颇为欣赏这个比他大八九岁的将军。
而当北伐军气势汹汹而来,打得直隶总督兼钦差大臣的讷尔经额束手无策,惹得咸丰在朝堂之上雷霆大怒的时候。
在咸丰向众臣质问“如今发匪猖獗,有谁敢领命前去”的时候。
胜保勇敢的站了出来,他成功抓住了这次能够改命的一次机会。
和他一起站出来的总共就三人,一个他,一个僧格林沁,一个惠亲王。
那一次他的勇敢使得他成为了钦差大臣,得以继续他开挂般的人生。
凭借在战场上的赫赫战功,尤其是和僧格林沁一起带领清军成功击败太平天国北伐军。
以及顺利回京勤王,成功助力两宫太后夺回至高权利,这一次使得胜保在咸丰驾崩之后又赢得了两宫太后极高的信任与重用。
一时间权势滔天,春风得意,可谓是达到了他人生的巅峰。
此时的他,内心已经开始滋生出自负的情绪,功利心也愈发膨胀。
在山东,击败数万捻军的成就更让他有点忘乎所以。
在军中他经常固执己见,居功自傲,遇到有属下将领敢反驳他,一动不动就实行军罚。
殊不知,一场噩梦正向他袭来......
僧格林沁带兵离开后,山东的军务大权全落在他的肩上,他有时视察视察针对江苏方向的防务,有时派点小部队去剿剿山上的捻军残部。
一切好像都非常悠闲且顺利,这让他甚至感觉有点无聊,当听说蒙古军团被牵制在河南的时候,他更加心烦意乱,他也想打仗,他迫切地想继续立军功。
从他入伍到现在,他还没有遇到什么太大的挫折。(这时还不是败保)
他认为发匪看上去也就那样。
而且他带过来的精锐八旗子弟兵有万余,再加上之前击败捻军收拢的降兵,外加最近征兵也有不错的结果。
不知不觉他的部队士兵的数量来到了三万有余,这还是他第一次统领这么多兵力,每日看着这么多兵力听自己指挥,胜保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他现在已经完全被这一阶段的胜利熏昏了头脑。
三万兵力在手,他不相信太平军敢进攻他重兵驻防的山东。
甚至他动了进攻江苏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