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春秋名将中行吴(1 / 2)

既然你周王室要乱,那就让你先乱着,反正王室也好,天子也罢,没多少吸引眼球的地方。

倒是前面提到过的中行吴去世的事,令人唏嘘不已,或者说,这位春秋名将应该拥有一番评价。

公元前519年,晋国上军将中行吴去世。中行吴在这段晋国风云中,多少亮相春秋舞台,其杰出表现令人赞叹。

中行吴是晋国前中军将荀偃之子,荀偃于公元前554年去世后,中行吴进入晋国六卿班子,担任上军佐。

在公元前550年的晋国栾盈之乱中,以中行吴为宗主的中行氏家族坚定站在范氏家族阵营,帮助范匄父子一举灭了栾氏家族,从此得到范氏家族的青睐。

自此,晋国六大卿大夫家族中,范氏家族、中行氏家族团结一心,可谓是铁板一块。

由于中行氏与智氏同出荀氏一脉,故当前中军将荀罃去世后,中行吴对荀罃之孙智盈是极尽照顾,直至智盈长大成人,扶持智盈进入六卿班子。

所以,范氏家族、中行氏家族和智氏家族这三大家族结成同盟,甚至互为姻亲是当时晋国最强大的势力。

公元前548年,前中军将范匄病逝后,中行吴被提拔为上军将。在这个职位上,中行吴干了整整19年,为晋国立下了不世之功。

如公元前541年,中行吴、魏舒率晋军上军,与无终国及北狄武装在大原激战,取得大胜。

此役,魏舒发明了魏舒步兵方阵。魏舒方阵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战争由车战方阵为主,向步战方阵为主转变。

又如在公元前530年,上军将中行吴出奇谋,假道伐肥成功,灭了肥国,沉重打击了鲜虞国。

第二年,即公元前529年,中行吴在晋国主力均赴平丘之会时,抓住鲜虞疏于防范之机,率军再次突袭鲜虞,将原用于攻城用的冲竞用于对狄之役中,取得大胜。

公元前527年,中行吴再次征伐鲜虞,灭了鲜虞属国鼓国。在这次战役中,中行吴以信义征服了鼓人,威震戎狄。

公元前525年,中行吴再施奇计,以祭祀洛水和三涂山为幌子,出奇兵突袭陆浑戎族,一举灭了陆浑国。

公元前521年,中行吴出兵帮助宋国平叛,关于宋国内乱的事,我们等会再讲。

这段时期,天下大乱,连王室都乱成了一锅粥,各诸侯要么自家在乱,要么趁乱去谋求一把国家利益。

如齐国便把心思用在了经营东方莒、徐、郯等几个小国上,不断武力征伐,不但取得了大把的领土,还逐步建立起了以齐国为核心的东方诸侯小联盟。

中行吴虽然年岁已高,但他还是用心履行着他的职责。一是上军将之职,如出兵帮助宋国平叛。二是中行氏家族宗主之职,但凡是影响到家族利益的,他优先处理。

如公元前520年,鲜虞的一个属国鼓国本已经与晋国盟誓,答应忠心做晋国的附庸。但此时见到中原大乱,便反叛了晋国,重归鲜虞怀抱。

经营鲜虞不但符合晋国国家利益,更是中行氏家族的关键利益所在。因为中行氏想要扩充地盘,鲜虞这样的北狄是最肥美的肉。

见鼓国又反叛了晋国,公元前520年6月,中行吴立即率军征伐鼓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