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6章 马斯克“擎天柱”再进化,26年底搭载“星舰”火星移民(2 / 2)

2024年行情 一360一 725 字 24天前

更令人瞩目的是,擎天柱的野心远不止于地球。3月15日,Spacex成立23周年之际,马斯克宣布,擎天柱将于2026年底搭载“星舰”前往火星。这一计划并非噱头,而是特斯拉与Spacex技术协同的必然结果:擎天柱的RL训练模式天然适合应对火星的未知环境,而“星舰”的强大运载能力则为批量部署提供了可能。

想象一下,未来火星基地中,数百台擎天柱协同作业,完成基地建设、资源开采等任务。这一场景不仅将大幅降低人类探索火星的成本,更可能催生全新的经济形态——毕竟,谁掌握了火星的“劳动力”,谁就掌握了未来的资源分配权。

行业冲击:机器人革命的蝴蝶效应

擎天柱的崛起,无疑将对传统制造业、物流业甚至服务业产生深远影响。若特斯拉成功实现3万美元\/台的量产目标,全球劳动力市场将面临结构性变革。以富士康为例,其全球工厂雇佣了超过100万工人,若用擎天柱替代其中10%的岗位,仅硬件成本就需30亿美元,但长期来看,无需休息、无需福利的机器人将极大压缩人力成本。

当然,这一进程不会一蹴而就。擎天柱目前仍需解决复杂环境下的适应性问题,例如在嘈杂工厂中精准抓取零件,或在火星表面应对极端温差。但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思维早已证明:只要目标明确,技术瓶颈终将被突破。

结语从17秒的视频到火星移民的蓝图,马斯克再次展现了其颠覆性创新的魔力。擎天柱不仅是特斯拉的“下一台印钞机”,更可能成为人类文明迈向星辰大海的“关键拼图”。这场机器人革命的序幕,或许才刚刚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