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位于马六甲海峡的背后,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它在能源布局方面的天然优势。
由于其靠近主要的能源运输通道,星岛成为了全球能源巨头们,眼中极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
星岛政府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优势,并早早地开始布局能源产业。
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大量能源公司,前来投资兴建能源加工厂。
这些加工厂不仅为星岛带来了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也进一步巩固了星岛在能源领域的地位。
尽管星岛已经成功吸引了众多外部投资,但李成龙深知“爹有娘有,都不如自家有”的道理。
当他在报纸上看到陈飞,成功收购赫斯基能源公司的消息时,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李成龙当即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设法与远在漂亮国的陈飞取得联系。
他希望能够说服陈飞,在星岛投资建设一座炼油厂,以充分利用星岛的能源优势,和赫斯基能源公司的技术实力。
为了增加说服力,李成龙甚至抛出了一个诱人的条件。
将星岛周边一处海域的能源开采权,交给赫斯基能源公司。
这片海域被认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而赫斯基能源公司,在深海开采领域拥有一定的技术积累,这无疑将为双方的合作带来巨大的潜力。
陈飞对这个提议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深知能源行业的竞争激烈,而星岛的地理位置和能源资源,使其成为一个理想的投资地点。
此外,李成龙所提供的能源开采权更是让他心动不已。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陈飞最终点头答应了李成龙的提议。
他随即指示艾伦·马丁,从赫斯基能源公司派遣专业团队,前往星岛进行勘探和考察,以评估在当地建设炼油厂的可行性和潜在收益。
在合同签完后,陈飞又在枫叶国待了几天。
还将西海岸投资和高盛持有的赫斯基股份,转让30%股份给四海能源公司。
转让完成后,陈飞已经拥有赫斯基能源60%股份,拥有绝对控股权。
西海岸还剩下12%,高盛剩下8%。
时间进入6月份,赫斯基能源公司成功退市,股改完成,陈飞这才来到漂亮国。
现在已经6月,这意味着距离九月的广场协议,仅仅剩下短短三个月的时间。
广场协议的签署,无疑将会给外汇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波动。
在这场风暴中,倭国的日元汇率一路飙升,不断升值。
这并没有让倭国实现超越漂亮国的梦想,反而成为了倭国经济失去的三十年的开端。
陈飞前来漂亮国,正是为了在外汇市场上精心布局。
与后世每天动辄几万亿美元的交易量相比,如今的外汇市场日交易量相对较小。
为了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陈飞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特意对外汇市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根据他所收集到的详尽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外汇市场的日均交易量,大约在 2000 - 3000 亿美元之间。
外汇市场杠杆他倍数本来就大。
以2000、3000亿美元的日交易量,根本做不了太大交易。
很容易被盯上。
此刻,陈飞正身处华尔街西海岸投资公司的办公室内,听着威尔贝鲁特,关于外汇市场布局情况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