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张的说,夏国九成以上的平民出身的孩子都是没有机会读书的,科举考功名对于他们而言根本就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唯有富贵阶层出身的孩子,才有读书的机会。
可在陈家村这里,李明远却看到了一副截然相反的景象,“学堂”这种本该与普罗大众没有任何关系的东西,在陈家村却是每个孩童都可以进去读书,而且读书还是免费的……
这让李明远心中格外的复杂,作为一个心系百姓的读书人,他在当官期间也曾想过要大兴教化,让所有的治下孩童都读上书,让他们获取知识,不再愚昧一生。
只可惜……他的能力有限,根本不可能做到像陈家村这样,让每一个孩童都能免费读书。
毕竟……在夏国这片土地上,知识的价格是极其高昂的,笔墨纸砚的花销,足以让老百姓倾家荡产。
而且,读书对于寻常老百姓而言也没有任何用处,因为读书的出路几乎只有考科举当官这一条,而科举的录取率……低的令人发指,寻常百姓的孩童别说金榜题名了,考个童生、秀才都难如登天。
这种情况下,老百姓自然不可能让自家的孩子读书,因为那是看不到任何回报的事情。
“这陈家村,当真人人可以读书?”
李明远死死的盯着陆大河。
“也不是人人都可以读书。”
陆大河却是摇了摇头,“只有拥有陈家村户籍,家里的孩童才能免费读书。”
“这陈家村户籍又是何物?”
李明远一脸不解的问道。
“俺也不知道怎么说。”
陆大河挠了挠头,回答道:“这陈家村户籍大概就是相当于拥有了陈家村村民的身份,有了这个身份之后,便可以吃上陈家村的半价粮食,工钱也可以上涨到800文钱一个月,还有孩童可以免费读书,总之就是好处多多,凡是太平县的人,就没有不想获得陈家村户籍的。”
“那现在这拥有陈家村户籍的人数有多少?”
从陆大河的话中,李明远大概知晓了陈家村户籍的珍贵,而在此之前,他还听说过陈家村人口有接近两万,总不可能两万人都有陈家村户籍吧?
“不多!大概只有两三千人吧。”
陆大河昂首挺胸的说道,这两三千拥有陈家村户籍的人之中恰好便有他陆大河一个,这让陆大河每每提及此事时都与有荣焉!
“两三千人……”
李明远念叨着这个数字,夏国百姓生孩子的数量往往都很多,一对夫妻在身体正常的情况下,一生至少要生养三到五个孩子。
两三千人拥有陈家村户籍,那么能免费读书的孩童,恐怕要超过两三千这个数字!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如今陈家村学堂已经扩建了许多次,容纳的学童……超过了三千人。
当然,这其中并非所有孩童都是免费读书的,有些孩童的父母暂时没有获得陈家村户籍的身份,却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读书识字,能够获得陈家村提供的工作,因而会自费送孩子进入学堂就读。
“这陈家村当真是处处与众不同啊!”
李明远情不自禁的发出一声感慨,陈家村与他这些年走南闯北见过的地方实在太过不同了,几乎每一个从陈家村了解到的事物,都让他感到十分的新奇和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