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的一席话,让在场的军官们个个眼放精光,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科技强军的灿烂前景
林将军更是兴奋不已,连连点头称是。
他紧握李阳的手,语气恳切地问道:\"小李啊,你的眼光独到,思路清晰。
那接下来,咱们第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啥呢?\"
话音刚落,会场内一片寂静,众人都把目光投向李阳,屏息以待他的答复。
李阳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将军,依我看,咱们可以先从坦克入手。\"
\"坦克?\"林将军和众人都是一愣,似乎没料到他会提及这个。
要知道,新炎国的坦克工业虽然起步较早,但总体水平并不出众。
现有的坦克,大多是仿制毛熊的 t-54 或 t-62,在火力、防护、机动等方面,都难称先进。
况且,军方目前的重点不是在无人机上吗?怎么突然要转向坦克了呢?
见大家一脸疑惑,李阳微微一笑,娓娓解释道:\"诸位想必还记得,前些日子,我主持研制了'东风'重卡。
它采用了全新的发动机技术和装甲材料,堪称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重型卡车。
有了它的技术基础, 再加上第三代机的辅助,我有信心在坦克领域,实现一次质的飞跃!
而且信息战也需要强大的武力为基础。\"
此言一出,众人恍然大悟。
他们这才意识到,原来李阳早就做好了技术准备,这番话并非异想天开。
林将军更为振奋,连连追问道:\"小李,你的想法很好啊!那具体来说,要怎么打造一款新型坦克呢?\"
李阳眼前一亮,抬手道:\"将军,您能否给我一张图纸?\"
很快,一名勤务兵送来了一沓崭新的图纸,李阳接过铅笔,在纸上勾勒起来。
渐渐地,一款造型前卫,线条流畅的坦克跃然纸上。
它采用了倾斜装甲,炮塔平滑,低矮的车体透着一股迅猛凌厉之感。
\"这是我构想中的新型主战坦克,型号暂定为'99工程'\"李阳指着图纸,对众人说道,
\"它汲取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坦克设计理念,若能实现,必将引领世界潮流!\"
\"哦?愿闻其详!\"林将军两眼放光,连连点头称是。
\"首先是防护。\"李阳指着车体说,\"它采用新型复合装甲,正面等效防护力达到 1000 毫米,主要部位能抵御 125 毫米穿甲弹的打击。
前装甲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野战快速更换;侧装甲附加复合屏蔽块,能大幅提升防护力;关键部位。
还有专用防护,比如炮塔基部装有复合装甲环,能抵御 130 毫米口径炮弹。\"
听到这里,有军官惊呼道:\"啊?…这防护也太厉害了吧?一千毫米厚的装甲,那不是固若金汤,无坚不摧了吗?不过那还能跑的动吗?\"
李阳笑着摆摆手,解释道:\"非也非也。这个数字,是换算成纯钢装甲的厚度,实际采用的是尖端复合材料,比如陶瓷、蜂窝铝、超高强度钢等。
虽然厚度没那么夸张,但防护力确实一流,当然了,这些都得归功于'东风'重卡的研发,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众人闻言,尽皆点头称善。
对\"东风\"重卡的种种传闻,他们也有所耳闻,没想到,这等尖端技术,竟能运用到坦克上,不由得对李阳刮目相看。
\"除了防护,动力也是一大亮点。\"李阳又指向车尾,
\"它采用全新研制的柴油发动机,功率高达 1500马力,采用双涡轮增压,可实现宽范围变转速。
传动采用液力机械变速,具备转向,制动和冷却功能,使操控更加灵活。
悬挂采用水压式,行军速度可达每小时 70 公里,机动灵活,整车重 50 吨,属于中等吨位,攻防兼备。\"
此话一出,又是一片惊叹。
大家都没想到,区区一辆坦克,竟蕴藏如此多的尖端科技。
要知道,当时新炎国的主力坦克,发动机也就 500 多马力,最高时速不过 50 公里。
更遑论什么双增压、液力变速、水压悬挂了、这些名词,都闻所未闻,却又无比新奇刺激。
林将军按捺不住,插话道:\"小李,你说的这些黑科技,可都是前无古人的啊!就拿发动机来说,一千五百匹马力……那可比重型卡车都要厉害吧?\"
李阳颔首道:\"正是如此!事实上,99 工程的动力系统,就是在'东风'重卡基础上改进的。
我们通过提升增压比,优化涡轮,再配合电喷技术,使功率大幅提升。
同时,还在进气、冷却、润滑等方面下功夫,最大限度压榨发动机潜力。
可以说,用在重卡上已属顶尖,用在坦克上,那真是如虎添翼!\"
众人听得啧啧称奇,对这神通广大的发动机,充满了向往。